[实用新型]炉膛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031.8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关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忠元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丁亮 |
地址: | 272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膛组件。
背景技术
炉灶包括有炉膛组件和炉头组件。目前的炉膛组件仅设有一个排烟口,该排烟口与炉膛连通,燃烧出的烟雾及废气将从该排出。由于燃烧出的烟雾及废气温度较高,在经排烟口时将对排烟口处进行再次加热,而又由于仅有一个排烟口,整个炉膛存在排烟口处偏烧的问题,且温度高的烟雾及废气被直接排出,未能利用到烟雾及废气的热能,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节能的炉膛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膛组件,包括炉墙和位于所述炉墙外壁的炉膛外壳体,所述炉墙的内壁面顶部敞口、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炉墙与所述炉膛外壳体之间形成有反烧烟道,所述炉墙内壁面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的反烧孔,所述反烧孔与所述反烧烟道连通,所述炉膛外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反烧烟道连通的排烟孔。
优选地,所述炉墙包括炉墙主体和炉墙底座,所述炉墙底座支撑所述炉墙主体,所述反烧烟道设于所述炉墙底座和所述炉膛外壳体之间,且所述反烧孔设于所述炉墙底座。
优选地,所述反烧孔环形阵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炉墙内壁面上设有隔热辐射网。
优选地,所述炉墙与所述炉膛外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炉墙内壁面呈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炉墙内壁面上设有多条由所述内壁面底部朝所述炉墙内壁面顶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导槽。
优选地,所述炉膛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炉墙顶部的炉圈。
优选地,所述炉圈的内壁面上设有连通所述炉圈底端与顶端的排气槽。
优选地,所述炉圈的上表面与内壁面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反烧式燃烧原理:高温燃烧的火焰在炉膛中产生一次加热,在炉膛内产生热气并形成热气压,且在接触到锅具的底部后会迅速反弹回炉墙内壁面的底部,并从开设在炉墙内壁面底部的反烧孔进入到反烧烟道内,然后在从排烟孔排出;在反烧烟道内,反烧烟道延长了高温的热气在炉膛组件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加热时间,高温的热气对炉墙进行二次加热,充分利用加高温热气的热能,减少热能流失,从而实现了热能利用最大化;在将烟雾及废气排出至外部的过程中,外部的空气会逆向地从排烟孔、并经反烧烟道与反烧孔进入到炉膛内,循环新的空气进入炉膛内,补充炉膛内的氧气,使炉膛内的火焰燃烧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应用于炉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应用于炉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一种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另一种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一种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另一种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炉膛组件应用炉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炉灶包括炉膛组件1和炉头组件1,在图1和图2的炉膛组件1上放置有锅具3,且炉头组件2连接有鼓风机4。燃气以及空气经炉头组件2喷出炉膛组件1。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膛组件1包括炉墙11和位于炉墙11外壁的炉膛外壳体12,炉墙11的内壁面顶部敞口、底部设有通孔112,炉墙11与炉膛外壳体12之间形成有反烧烟道13,炉墙11内壁面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的反烧孔111,反烧孔111与反烧烟道13连通,炉膛外壳体12开设有与反烧烟道13连通的排烟孔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忠元,未经关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燃烧爆炸的集成灶
- 下一篇:一种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