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712.2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吕芳;詹冬梅;宋爱环;辛美丽;邹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刺参 鲍鱼 大型 海藻 混合 优化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是导致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围绕刺参和鲍鱼的复合生态养殖开展了很多科研和生产实践活动。刺参能够清除并利用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可降低滤食性贝类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故现阶段对参鲍混养的研究较多。而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CO2、N、P等生源要素、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并合成和累积有机物质,可作为生物过滤器与参鲍混养,在降低养殖水体营养负荷的同时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目前对参-鲍-藻三者混养的研究较少,缺乏成熟的养殖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特别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的装置,所述装置外形是六角形柱状,包括框架、网衣、沉子、吊绳、浮子及苗帘;所述装置框架由三层六角形塑料网状隔板组成,将所述装置分隔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养殖鲍鱼,中层养殖刺参,下层连接沉子;所述网衣与框架连接形成网笼,所述网衣上端连接吊绳,所述吊绳上端连接浮子;所述苗帘固定在网衣上;所述上层与中层之间的网状隔板为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六角锥形网状漏斗板和六角形网状平板,所述六角形网状平板的六个边分别与漏斗板的斜边连接,连接处距离网笼的水平距离为5-10cm,连接处设有多个网孔。
进一步的,所述苗帘为矩形帘状结构,所述苗帘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连接锁扣,通过锁扣与网笼的外侧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苗帘位于六角形柱状装置的相间隔的三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衣为聚乙烯绳网,网孔为1.5cm。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锥形网状漏斗板的网孔为0.5-0.8cm。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形网状平板网孔为1-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的装置,该装置是利用海水混养系统的生物互利机制,实现养殖水体自净和可持续的海产品的养殖方式。本装置在鲍鱼养殖层与海参养殖层之间设置网状漏斗板可以对鲍鱼的生物沉积物起到聚集的作用,提高刺参对生物沉积物的利用率,有利于改善海洋污染问题。本装置采用大型海藻的混合养殖,为养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同时又能增加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对养殖水域自我净化和生态修复,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装置示意图;
图2. 本发明的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装置纵剖面示意图;
图3. 本发明的第一隔板的俯视图;
图4. 本发明的苗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刺参-鲍鱼-大型海藻混合优化养殖的装置,该装置外形是六角形柱状,由框架、网衣、沉子、吊绳1和浮子组成,如图1所示。
所述装置框架由三层六角形塑料网状隔板组成,将所述装置分隔为上中下三层,上层3养殖鲍鱼,中层4养殖刺参,下层5连接沉子。所述网衣与框架连接形成网笼,所述网衣上端连接吊绳,所述吊绳上端连接浮子,所述浮子与沉子的作用是将整个装置完全展开。所述网衣的材料采用聚乙烯绳网,网孔为1.5cm。
所述上层3与中层4之间的网状隔板为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六角锥形网状漏斗板11和六角形网状平板12,如图2所示,所述六角形网状平板的六个边分别与漏斗板的斜边连接,连接处距离网笼的水平距离为5-10cm,连接处设有多个网孔,网孔为0.5-0.8cm。所述六角形网状平板起到承托鲍鱼的作用,如图3所示,网孔为1-1.5cm,网孔小于鲍鱼苗的规格,防止鲍鱼苗坠入漏斗板。所述六角锥形网状漏斗板的网孔为0.5-0.8cm,便于鲍鱼的生物沉积物落入中层。当附着于网衣及平板上的鲍鱼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向下坠落到漏斗板时,漏斗板对其产生向下滑动的力,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漏斗板的网孔坠落到刺参养殖层,供刺参食用,因此所述六角锥形网状漏斗板的作用是对鲍鱼的生物沉积物起到聚集的作用,防止因海水的横向流动将生物沉积物带出网笼,降低刺参对生物沉积物的利用率,不利于改善海洋污染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的苗种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巢蜜盒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