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族箱溢水槽的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4744.0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根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于忠洲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族箱 水槽 消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水族箱溢水槽的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家庭装饰的水族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传统的水族箱在溢流槽下水时,若没有在溢流槽内设置溢流管,则水流落差较大,会产生噪音,若在溢流槽内设置溢流管,则由于溢流槽内的水位上升速度慢而无法保持漫过溢流管顶端,从而吸入大量的空气,也会引发较大的噪音,同时位于溢流槽底部的水将无法流动而变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族箱溢水槽在溢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族箱溢水槽的消音装置,包括透明观察管、外套管以及溢流管;透明观察管对接安装在外套管的上管口上,并在透明观察管内通过支撑筋条水平设有环形支撑圈;溢流管位于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内;溢流管的顶端插于环形支撑圈内,底端从外套管的下管口伸出;溢流管的顶端外圆周上设有一圈凸圈,且环形支撑圈支撑在凸圈上。
采用溢流管置于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内且溢流管的底端从外套管的下管口伸出,从而使溢流槽内的水沿溢流槽流下后,再由外套管的下管口处进入并上升,再从溢流管的顶端进入并流出溢流槽,既确保溢流槽底部的水也循环流动,而且由于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的内径相对于溢流槽来说较小,可方便通过控制溢流管的流速使透明观察管内的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的顶端,从而避免落差较大或吸入空气而造成噪音;采用透明观察管能够方便观察其内部的水位,使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的顶端;采用凸圈支撑环形支撑圈,使外套管的下管口悬空,从而实现底部水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溢流管的顶端管口上旋合有固定螺母,环形支撑圈夹持于固定螺母和支撑在凸圈之间。采用固定螺母能够对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溢流管的底端圆周上设有水槽密封圈。采用水槽密封圈能够在溢流管的底端穿过溢水槽底部时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的内径为8~10cm,溢流管的内径为2~3cm。采用该种内径的透明观察管、外套管以及溢流管,能够方便控制透明观察管内的水位,使水位不会上升过快或过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溢流管置于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内且溢流管的底端从外套管的下管口伸出,从而使溢流槽内的水沿溢流槽流下后,再由外套管的下管口处进入并上升,再从溢流管的顶端进入并流出溢流槽,既确保溢流槽底部的水也循环流动,而且由于透明观察管和外套管的内径相对于溢流槽来说较小,可方便通过控制溢流管的流速使透明观察管内的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的顶端,从而避免落差较大或吸入空气而造成噪音;(2)采用透明观察管能够方便观察其内部的水位,使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的顶端;(3)采用凸圈支撑环形支撑圈,使外套管的下管口悬空,从而实现底部水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族箱溢水槽的消音装置,包括透明观察管1、外套管2以及溢流管3。其中,透明观察管1对接安装在外套管2的上管口上,并在透明观察管1内通过支撑筋条5水平设有环形支撑圈4;溢流管3位于透明观察管1和外套管2内;溢流管3的顶端插于环形支撑圈4内,底端从外套管2的下管口伸出;在溢流管3的顶端外圆周上设有一圈凸圈7,且环形支撑圈4支撑在凸圈7上。在溢流管3的底端圆周上设有水槽密封圈8;透明观察管1和外套管2的内径为8~10cm,优选为9cm,溢流管3的内径为2~3cm,优选为3cm,溢流管3的长度可根据溢流槽9的深度进行选择。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就在于:在溢流管3的顶端管口上旋合有固定螺母6,环形支撑圈4夹持于固定螺母6和支撑在凸圈7之间。采用固定螺母6能够防止透明观察管1和外套管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水族箱溢水槽的消音装置在安装使用时,需要将溢流管3竖直安装在溢流槽9内,并通过水槽密封圈8对溢流管3穿过溢流槽9的地方进行密封,当溢流槽9上部的溢水口10出水时,水流将沿溢流槽9的壁面流下,再由外套管2的下管口处进入并上升,再从溢流管3的顶端进入并流出溢流槽9,此时可通过溢流管路中的阀门控制透明观察管1内的水位,使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3的顶端。该装置既确保溢流槽9底部的水也循环流动,而且由于透明观察管1和外套管2的内径相对于溢流槽9来说较小,可方便通过控制溢流管3的流速使透明观察管1内的水位始终漫过溢流管3的顶端,从而避免落差较大或吸入空气而造成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根,未经陈兆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4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塔
- 下一篇:一次性油烟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