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4415.6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文;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装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夹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当中。线缆连接器的两个连接插口分别连接主板与芯片卡,用于传导各个电器部件之间的电信号。
在具体应用当中,线缆连接器主要有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等,在线缆连接器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连接插口。
在电子设备组装环节,其内部的线缆连接器是通过人工徒手进行组装的。在对线缆连接器组装过程中,通常组装人员是先将线缆连接器的一连接插口与主板连接,再将线缆连接器另一连接插口与芯片卡连接。在芯片卡上有多个插接头时,需要将多跟线缆连接器的连接插口一一插设在芯片卡的多个插接头上。之后,还需要将芯片卡固定在电子设备壳体内。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将线缆连接器的连接插口与芯片卡连接后,在将芯片卡固定在电子设备壳体上时,线缆的连接器很容易与芯片卡的插接头因拉拽而松动,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主要目的在于便于线缆连接器的连接插口与芯片卡插接头的组装,提高组装产品的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用于将待组装芯片卡卡持在待组装壳体内的芯片卡组装区,所述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包括:
用于与所述待组装壳体外轮廓对接定位的第一定位部件;
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上的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用于装卡所述待组装芯片卡的容纳空间;
当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待组装壳体外轮廓对接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的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待组装壳体内的芯片卡组装区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
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向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方向弹起的弹性组件;
当所述待组装芯片卡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弹性组件被所述待组装芯片卡抵触,由第一位置向远离所述容纳空间内部的方向抵触至第二位置。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柱体;
所述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柱体以及用于与所述待组装芯片抵触的第二柱体;
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柱体上,所述弹簧的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柱体抵触;
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容纳孔;
所述弹簧以及所述第一柱体伸入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弹簧的第二支脚与所述容纳孔的侧壁/底面抵触。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待组装芯片卡沿第一方向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第二柱体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斜角。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为与所述待组装壳体一边角对接定位的弯折体。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弯折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对接体以及第二对接体;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对接体;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垂直;
所述第一对接体、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围出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的,前述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二外表面相对;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二外表面相对;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一外表面贴合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处于不同高度位置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线缆连接器装配夹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4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
- 下一篇:一种篮球形OTG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