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3310.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唐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讴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8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蓝牙耳机和FM收音机,可是现有的蓝牙耳机功能比较单一,有人使用的是独立的蓝牙耳机或独立的FM收音机;也有人使用的是这样的:由蓝牙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共用一个音频放大模块,通过开关去切换想要使用的功能。上述技术成本高、蓝牙耳机所带的收音机功能单一、在使用FM收音机时无法经蓝牙耳机监听并发现有电话呼入。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蓝牙耳机的体积小巧化,灵便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同时,由于人体个性差异,每个人的耳朵形状,脸型天生都不一样,传统耳机始终无法做到所有人都能佩戴、而且舒适的体验。这就需要耳机有灵活的调节结构,才可以真正做到适合每个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巧化,灵便化的蓝牙耳机。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外部的连接架构以及内部的电子线路架构;所述连接架构包括用于进行挂接于耳部的第一连接架构、用于承接第一连接架构的第二连接架构、旋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架构一端的第三连接架构;所述第一连接架构包括一主体结构以及连接在该主体结构上的密封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架构包括一中空的管体以及突出设置于该管体外的喇叭承载部;所述第三连接架构是一个一端设有折弯部的结构;所述电子线路架构包括串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构、第二连接架构、第三连接架构内的电子元器件及其连接线路。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一腔体部以及由该腔体部向外延伸出的管体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管体部的尾端,所述密封部件扣接或卡接在设置于所述腔体部一端的开口处。
所述连接部件是插接在所述管体部的尾端。
所述主体结构采用软塑材料,所述密封部件和连接部件采用硬塑材料。
在所述第三连接架构的一端的折弯部上连接有用于把第二连接架构与第三连接架构连接在一起的插接结构。
所述第三连接架构具有中空的腔道,在所述第三连接架构上设有按键孔道以及多个具有网孔的网带。
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蓝牙主控芯片以及连接在蓝牙主控芯片上的PCB板、晶振、存储器、LED灯、锂电池、喇叭、咪头、按键、开关、USB充电接口,所述咪头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架构上。
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每一部件都有各自的连接线路。
在所述PCB板上还设有FM收音机集成模块,并在FM收音机集成模块以及蓝牙主控芯片的控制线路上连接具有切换功能的电路或元器件。
所述主体结构和所述管体部之间形成弯折结构受力,喇叭承载部定位固定,以及所述主体结构作为耳朵背夹部分构成三角型稳定结构,第一连接架构、第二连接架构、第三连接架构组合在一起的整体重心位置在第一连接架构上的连接部件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使用FM收音机时也不影响接电话。
二、使用FM收音机换电台时能听到所选电台的频率,能快速换到自己想要收听的电台。
三、利用蓝牙芯片集成的FM收音机使的产品体积更小巧,方便携带,也节省了成本。
四、通过第一连接架构和第二连接架构之间的连接及旋转,可以实现左右耳的佩戴,同时,通过旋转结构,可以微调使喇叭(耳塞)达到人体最舒适程度,普通耳机是没办法调整的。
五、第二连接架构与第三连接架构通过插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插接结构旋转,可以实现折叠收纳,以及使第三连接架构上的咪头与佩戴者的面部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外部的连接架构以及内部的电子线路架构;所述连接架构包括用于进行挂接于耳部的第一连接架构1、用于承接第一连接架构的第二连接架构2、旋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架构一端的第三连接架构3;所述第一连接架构包括一主体结构以及连接在该主体结构上的密封部件4和连接部件5;所述第二连接架构包括一中空的管体6以及突出设置于该管体外的喇叭承载部7;所述第三连接架构是一个一端设有折弯部8的结构;所述电子线路架构包括串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构、第二连接架构、第三连接架构内的电子元器件及其连接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讴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讴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3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