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茶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332.1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哲;何婷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茶粉丝农业行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08 | 分类号: | B65D85/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包,特别是指一种立体茶包。
背景技术
按,现代人普遍都有饮用茶品的习惯,但由于生活上的忙碌且传统的泡茶方式过程较耗时与繁琐,因此,多数人会购买简便的茶包直接冲泡饮用。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茶包的容量较小,茶叶能够充分伸展的空间有限,因此传统茶包仅适合容装碎茶叶,以防止浸水膨胀后无伸展的空间,而无法置入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
此外,传统茶包在冲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热水由外层滤纸的微小孔隙(例如孔隙大小为30微米)缓慢渗入茶包内部,而使其容装的茶叶浸泡于热水中。惟,在实际使用经验中,由于热水渗入茶包的流速相当缓慢且是平均从茶包的各个部位流入,导致无法带动茶叶充分展开而容易堆积在特定部位(如茶包底部或角落),造成影响茶饮的风味跟质量,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茶包,包括底面、多个侧面、多个下透水孔及至少一上透水孔。多个侧面由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多个侧面是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底面处。至少一上透水孔是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封口部处。其中多个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上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
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立体茶包,包括底面、多个侧面、多个下透水孔及至少一上透水孔。多个侧面由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多个侧面是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底面处。至少一上透水孔是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封口部处。其中,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小于或等于各上透水孔的孔面积。
借由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相较于现有茶包来说,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而可容装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且通过上透水孔与下透水孔的结构设计,可导引水流产生特定方向对流而带动茶叶平均分布在茶包的容置空间中,以避免茶叶堆积在特定区域而获得充分伸展,让茶品的浓度更好、风味更佳。
另外,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借由下透水孔的设置,令使用者在将立体茶包拉出水中时(例如饮用完毕或想上下移动茶包反复冲泡),容置空间的茶汤能够快速由下透水孔排出,达到使茶汤不会滴落在水杯外,且若要反复冲泡时,茶包的容置空间才能有较多的进水空间而可产生较佳的对流效果。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下透水孔是排列设置于底面及至少一侧面且邻近于底面处。换句话说,底面及侧面可皆设置有下透水孔。其中位于侧面的多个下透水孔可相互对称,使水能够平均经由侧面的下透水孔冲入茶包中,达到进一步增加对流稳定性之优点。其中,该多个下透水孔相互对称地排列设置于该底面或该多个侧面至少其中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位于底面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位于侧面上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例如,位于底面的下透水孔数量可多于位于侧面上的下透水孔数量,以使排水过程更加顺畅,且可导引水流产生特定方向对流而带动茶叶平均分布在茶包的容置空间中,以避免茶叶堆积在特定区域而获得充分伸展。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各上透水孔或各下透水孔可分别是圆孔、水滴状孔、长槽孔、圆弧槽孔、ㄑ形槽孔、三角孔、方孔、长方孔或多边形孔。而上透水孔与下透水孔可分别沿线性方向排列、非线性方向排列、放射状排列、环状排列或矩阵排列。
于一实施例中,立体茶包可包括提绳,所述提绳的两端是接合于封口部,以加强提绳的强度而提供更强的拉力与增加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于冲泡过程的剖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于冲泡过程的剖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茶包再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立体茶包
10 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茶粉丝农业行销有限公司,未经茶粉丝农业行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