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截留农田面源径流污染物的立体植物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8840.4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井梅;陈育超;汤茵琪;许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截留 农田 径流 污染物 立体 植物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农田面源径流污染物治理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农田入沟渠口、沟渠内、入河涵洞口等位置用于截留农田面源径流污染物的立体植物格栅。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即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用化学品污染(化肥、农药等)、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在农业面源污染中,以农田为主的农田面源由于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透进入附近水体,引起水体污染,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健康,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田面源污染的控制上,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些传统的生态截控措施如湿地工程技术、滨岸缓冲带控制技术、人工多水塘技术等,这些措施对COD、N、P有着一定的去除效果,但都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如这些生态截控措施基本都在农田面源污染接近入河的位置建造,远离污染源头,导致长时间的径流汇流后污染物扩散,相应的就需要更大的处理面积来处理污染物。因此可以看到,人工湿地、人工多水塘等均占地面积较大,基建费用较高,处理效率较低。实际上,在污染物的截控上,从源头点对点的集约型处理措施比在末端的分散性处理措施成本要低很多,工艺也更高效。
发明人研究发现,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物中颗粒态污染物的截控尤为重要,首先,颗粒态污染物如SS(悬浮物总颗粒)的初期冲刷效应是最明显的,另外,径流污染物SS和TN(总氮)、TP(总磷)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应就近点对点地设置以截留SS等颗粒污染物为主的设施,在农田入沟渠口、沟渠内部、入河涵洞口等位置截留SS等颗粒污染物,同时截留了附着在SS上的TN、TP,也在降雨初期冲刷强度较大的时候减少了水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农田入沟渠口、沟渠内、入河涵洞口的径流污染物生态截控措施——立体植物格栅,既解决了以上传统生态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点对点地截留了颗粒污染物为主的径流污染物,又具有取材容易,造价较低,制作简单,移动、拆卸、回收比较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生态截控措施大多建在污染物径流汇流的末端,其占地面积较大、基建费用较高、处理效率较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农田入沟渠口、沟渠内、入河涵洞口等位置,用于截留农田面源径流污染物的立体植物格栅,实现对污染物径流源头的点对点截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截留农田面源径流污染物的立体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植物格栅为一中空梯形的船型立体结构,其上部设置有矩形上边框1,其下部设置有矩形底边框2,上边框和底边框之间通过竖枨3相连接,上边框1的长边大于底边框2的对应长边;立体植物格栅的内部设置有足量的细软柳条4。
所述格栅采用直径为8~12cm的柳树枝干,采用铁丝固定或者卯接而成。
所述格栅的高度略高于丰水期沟渠水位高度。
农田入支渠口或者支渠入沟渠口的格栅尺寸为:长50cm,宽40cm,高40cm。
沟渠内格栅的尺寸为:长100cm,宽60cm,高60cm。
沟渠入河涵洞处格栅的尺寸为:长200cm,宽120cm,高120cm。
本实用新型立体植物格栅的有益效果如下:
实现污染物径流源头的点对点截控,成本较低,工艺高效。重点截留了SS等颗粒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截留附着在SS上的TN、TP,在降雨初期冲刷强度较大的时候减少了水土流失;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移动、拆卸、回收比较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立体植物格栅具有以下特点:
(1)此立体植物格栅对初期冲刷效应比较明显的SS等颗粒物具有较好的截留作用,同时截留了附着在SS上的氮、磷。
(2)除了截留颗粒态污染物,柳条和柳树枝干在水中均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其叶片和根系对溶解态的氮、磷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3)粗柳条不规则,立体植物格栅框架具有天然空隙,内部的细软柳条也具有天然空隙,具有一定的水流阻力但不会影响排洪的需要。因此该立体植物格栅具有缓解局部水流速度的作用,增加生态沟渠以及后续处理措施的处理时间。
(4)立体植物格栅高度根据丰水期沟渠水位高度来设定,水量较大时可漫流过去,亦可形成小规模跌水,增加富氧效果。
(5)此立体植物格栅取材容易,造价较低,制作简单,移动、拆卸、回收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对称波电磁防垢装置
- 下一篇:一站式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