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锁的开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3166.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宋连和;赵振龙;包大伟;王涛;李保印;周韶辉;史崇杰;张延波;王海涛;廖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36 | 分类号: | E05B77/36;E05B81/24;E05B81/90;E05B79/1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开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锁的开启结构,属于汽车行李箱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李箱锁按照开启方式可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其中电动行李箱锁的一般开启过程为:马达通电转动,带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从初始位置运动至最大位移位置,带动开启臂及卡爪运动,卡爪与卡板啮合脱开,从而实现行李箱锁的开启。开启后马达断电,齿轮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再次关闭行李箱锁并执行电动开启时,传动机构会重复以上的运动。这种齿轮从初始位置转动至最大位移位置,然后再次受弹簧力返回初始位置的运动方式,在开启和关闭行李箱锁时摩擦声响较大,而且长期的往复运动会造成弹簧的失效,影响行李箱的开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声响大、弹簧易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开启机构中齿轮无需借助弹簧作用返回初始位置,而通过齿轮转动一周即可回到初始位置的汽车行李箱锁的开启结构,该开启机构在满足电动、手动开启功能的同时,还增加了应急开启机构,使得锁体在进行试验、安装、调试时的开启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行李箱锁的开启结构,安装于由基板12和锁体支架11叩合而成的锁体内部,特别之处在于:开启结构中设有齿轮无需借助弹簧作用返回初始位置的电动开启机构部分和应急开启臂与齿轮同轴的应急开启机构部分;
所述电动开启机构部分包括:安装在锁体支架11上的马达3、固联安装在马达输出转轴上的蜗杆2、与蜗杆相啮合的齿轮1、由齿轮带动动作的开启臂5、固定开启臂并使开启臂可绕其旋转的开启臂铆钉4、安装在锁体支架11上并与开启臂5上的方形突起5A接触为开启臂5提供回位力的弹簧6,所述齿轮1上设有突起结构1A可与开启臂5上的弧形台面5B接触,所述开启臂5上设有用于带动卡爪13转动的连接结构5C和用于阻挡齿轮1转动的阻挡结构5D,开启臂铆钉4穿过开启臂上开设的铆接孔5F铆接在基板12上,开启臂可绕开启臂铆钉4顺畅转动;所述开启臂5通过自身设有的连接结构5C与锁体卡爪13上的连接部13A相连接,可带动卡爪13转动一定角度,卡爪13与卡板14啮合脱开。
所述应急开启机构部分:其包括与齿轮1同轴安装的应急开启臂10,所述应急开启臂10上的圆柱结构10B安装在锁体支架11的安装孔上,并与齿轮1上的中孔1B同轴,应急开启臂10可绕锁体支架11上的安装孔灵活转动,应急开启臂10另一端相对固定于基板12上并可绕圆柱结构10B的中轴灵活转动,应急开启臂10受操作力转动时其上的侧臂10A与开启臂5上的接触面5E处接触,使应急开启臂10带动开启臂5绕开启臂铆钉4转动,开启臂5转动的同时,其上连接结构5C连接在卡爪13上的连接部13A上,可带动卡爪13转动一定角度,卡爪13与卡板14啮合脱开。
进一步,汽车行李箱锁的开启结构还设有手动开启机构部分,其包括拉线开启臂8和拉线9,以及与电动开启机构共用的开启臂5、固定开启臂并使开启臂可绕其旋转的开启臂铆钉4、安装在锁体支架11上并与开启臂5上的方形突起5A接触的弹簧6、安装在开启臂铆钉4上为拉线开启臂8提供回位力的回位簧7,所述回位簧7的两端分别卡在拉线开启臂8和基板12上设置的卡接位12A内,为拉线开启臂8提供回位力;拉线开启臂8与开启臂5均以开启臂铆钉4为轴,被开启臂铆钉4穿过开启臂5上开设的铆接孔5F和拉线开启臂8上开设的铆接孔8D铆接在基板12上,并均可绕开启臂铆钉4顺畅转动;拉线9的一端安装在基板12上设置的拉线安装孔12B上,拉线另一端的接头9A连接在拉线开启臂上设置的拉线压脚8C上。
所述拉线开启臂8上设有接触部位8A和用于卡装回位簧7的弹簧卡孔8B,拉线开启臂8受拉线9拉力转动使接触部位8A与开启臂5上的弧面5G接触,从而推动开启臂5绕开启臂铆钉4转动,开启臂5转动的同时,开启臂5通过自身设有的连接结构5C与锁体卡爪13上的连接部13A相连接,可带动卡爪13转动一定角度,卡爪13与卡板14啮合脱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3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