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穿墙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125.1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廉;刘军志;李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F16L5/00;H01R4/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穿墙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穿过障物时使用的高压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高压穿墙套管是电力行业常用的一种构件,比如电力线进出变电站或配电站,将通过高压穿墙套管穿越墙壁,使变电站或配电站的室内与室外有效安全的隔离。如图1所示, 母线B下的各电力线要穿过墙体C进入到室内与各设备连接时要通过高压穿墙套管A到各设备,高压穿墙套管A能使电力线与墙体之间绝缘良好,不会对墙放电、漏电。再比如电力线要穿过电器柜隔板进入柜内、电力线安装到电缆分支箱,而箱内也有隔板,这些情况下都会用到高压穿墙套管。
那么现有的高压穿墙套管是怎样连接各电力线的呢?首先我们看看现有的高压穿墙套管的结构,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高压穿墙套管,它们的外部是绝缘体,中间是一金属导电体,导电体两端的连接头都裸露在外面。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高压穿墙套管其导电体形状有些不同,图2所示一种是螺杆式的,直接通过螺母与电力线牢固连接;图3所示的导电体是片状的,电力线通过螺栓和螺母直接固定在片状的导电体上。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目前这种高压穿墙套管的结构决定了工人在安装或维修时必须停电。
一个点的停电将导致一个片区的停电,不仅给电力部门带来损失,更重要的是给用户带来损失。这种现象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是很正常很客观的现象,可是有没有办法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用户在期盼,电力行业的科技人员也在努力,但就高压穿墙套管的研究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报导表明高压穿墙套管使用时可以做到不停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带电作业的高压穿墙套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高压穿墙套管包括导电连接体和外部绝缘体,该外部绝缘体有安装件,所述导电连接体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所述外部绝缘体覆盖导电连接体的长度至少要超过导电连接体的端面位置,用于导电连接体隐藏于外部绝缘体中避免安装或维修时人体触到导电连接体。
为了安全起见,对操作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火花进行灭弧,所述外部绝缘体的长度超过导电连接体端面的长度足以与该端面形成灭弧室。
所述导电连接体的螺纹连接结构采用内螺纹。所述导电连接体的螺纹连接结构采用外螺纹。所述外部绝缘体为瓷绝缘体或者为合成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体。所述内螺纹从导电连接体的一端贯穿到另一端,以适应较薄的墙体。所述内螺纹设置在导电连接体的两端段,以适应较厚的墙体。所述导电连接体的螺孔设置在两端段。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导电连接体隐藏于外部绝缘体中,其导电连接体采用螺孔连接结构,对于要连接的电力线采用螺栓接头,就可以避免工人安装或维修时触到导电连接体,从而实现带电作业。对于电力电源而言有三相,因此,三相穿墙要三个穿墙套管,相间距离窄,有放电、短路隐患,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穿墙套管就能有效避免相间放电或短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反映高压穿墙套管使用领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高压穿墙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高压穿墙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6中附图标记:
导电连接体1、外部绝缘体2、安装件3、安装孔4、灭弧室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这是一个用于墙体较薄情况下的实例,比如用于电器柜、电缆分支箱,其墙体实际就是钢板。
从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导电连接体1、外部绝缘体2、安装件3、安装孔4,外部绝缘体2比导电连接体1长,使导电连接体1隐藏在外部绝缘体2中,并且导电连接体1的端面11与外部绝缘体2之间形成灭弧室5。导电连接体1采用内螺纹管。外部绝缘体2采用硬质绝缘体, 安装件3采用金属法兰,设在外部绝缘体上。
使用时若直接连接电力线,那么电力线的接线端子应该具有螺栓结构,该螺栓应与导电连接体1相匹配,通过旋转与导电连接体1连接,由于在连接在灭弧室内进行,整个过程很安全不会触碰到导电连接体1,因此可以带电操作,不需停电。
本实施方式在使用时与之对接的构件或导线都应具有螺栓结构并与导电连接体1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