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7408.7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树香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具体是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节能与环保已成为社会焦点议题。LED因其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色彩丰富、体积小、耐闪烁、可靠性高、调控方便等诸多优点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照明光源。传统的白炽灯效率低、耗电高;荧光灯省电,但使用寿命短、易碎,废弃物存在汞污染;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存在效率低、耗电高、寿命短、电磁辐射危害等缺点;若能以LED照明取代目前的低效率、高耗能的传统照明,无疑能缓解当前越来越紧迫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由于LED自身的伏安特性及温度特性,使得LED对电流的敏感度要高于对电压的敏感度,故不能由传统的电源直接给LED供电。因此,要用LED作照明光源首先就要解决电源驱动的问题,如何提供稳定性高、成本低的LED驱动电路成为各大LED厂家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LED驱动电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包括光耦U1、芯片U2、电阻R1、电容C1、变压器T、二极管D1、MOS管Q、整流稳压模块和电感L3,所述整流稳压模块将220V交流电整流稳压后分别连接电容C6、电阻R4、电容C7和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电阻R6和MOS管Q的D极,MOS管Q的S极连接电阻R7,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4、电容C5、电容C6另一端、电容C4、芯片U2引脚5、芯片U2引脚2、电容C3、电容C2、电容C1和光耦U1引脚2,所述MOS管Q的G极连接芯片U2引脚6,芯片U2引脚7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5和电容C5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连接电感L4另一端,芯片U2引脚1分别连接光耦U1引脚1和电容C3另一端,芯片U2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2和电容C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1和芯片U2引脚4,所述光耦U1引脚4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A极,单向可控硅VS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9和电阻R11,单向可控硅VS的K极分别连接电阻R9另一端、电容C10、发光二极管D2负极、电容C9、电容C8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10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U1引脚3、电阻R11另一端、电感L3和发光二极管D2正极,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和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和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容C8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耦U1型号为4N2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2型号为UC3844。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可控硅VS型号为TL4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源电路通过从变压器T副边绕组输出端取样进行反馈控制,一方面提高了电路的控制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发光二极管D2两端电压的稳定性,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LED驱动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树香,未经姚树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7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火线控制吊扇灯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手机网络通讯的面板式无线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