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514.3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袁俊波;孙开发;许贤昶;刘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林梅繁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放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直流电压连续可调的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储能技术在能源、交通、电力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电池储能由于安放便携、能量密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充放电装置作为电池储能的关键设备,实现了能量在电池与电网之间的转移,由于该设备的重要性,随着光伏逆变、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型行业的迅猛发展,充放电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需求。
目前国内电池充电技术多采用不可控整流控制方式实现,使得能量只能从电网侧到电池侧单向流动,不能实现储能电池向电网放电的功能,而且输出直流电压固定,只能专用于某一电压等级储能电池的充放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不可控整流方式而只能实现能量单向流动、适用电压范围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能够在电网和不同电压等级的储能电池之间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且输出的直流电压连续可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充放电装置,包括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预充电电阻、交流侧接触器J3、三相交流电感、可控整流器、人机界面及控制模块;
所述直流侧接触器J1的一侧连接待充/放电电池,直流侧接触器J1的另一侧,一端连接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旁路接触器J2与预充电电阻并联,旁路接触器J2的一侧连接直流侧接触器J1,另一侧连接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所述交流侧接触器J3的一侧通过三相交流电感连接可控整流器的交流侧,另一侧与电网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人机界面、可控整流器、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侧接触器J3连接;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所输入的操作指令及设定的充/放电状态工作电流,检测充/放电回路的直流电压、充/放电电流,并控制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交流侧接触器J3的断开或闭合;控制模块根据人机界面所输入的参数,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可控整流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驱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控制器分别与驱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连接,驱动板与可控整流器连接;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一次侧与可控整流器的主回路连接,二次侧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流霍尔传感器、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的一次侧与可控整流器交流侧的主回路连接,二次侧与控制器连接;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与可控整流器直流侧的主回路连接,二次侧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直流侧接触器J1的一侧与待充/放电电池之间的直流侧断路器K2。
优选的,所述电池充放电装置还包括连接在交流侧接触器J3的一侧与电网之间的交流侧断路器K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对电池充/放电时,可按设定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当电池电压超过相应设定的上限或下限范围时,充/放电结束,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而且输出直流电压范围可根据电池设定,提高了充放电机对不同电压等级电池充放电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充放电装置包括:交流侧断路器K1、直流侧断路器K2、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预充电电阻、交流侧接触器J3、380/220变压器、三相交流电感、直流滤波电容、可控整流器、触摸屏,以及主要由电源板、控制器、驱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构成的控制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板、驱动板、电流电压检测模块、触摸屏连接,驱动板与可控整流器连接。直流侧接触器J1、旁路接触器J2及交流侧接触器J3的断开、闭合受控于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