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5711.3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6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章臻;马剑;刘学承;冷艳红;张敏;邓铖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盐 现场 自动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分析仪,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可现场测定海水中营养盐含量的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仪。
背景技术
海水中的氮、磷、硅三种元素是海洋生物繁殖生长不可缺少的化学成分,这三类营养盐的分布和变化关系着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形成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营养盐在海洋中的含量不恒定、分布不均匀,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研究它们的存在形式与分布变化规律,对研究海洋生物的生态和开发海洋生物水产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海洋中的富营养化还可能引发赤潮成为灾害。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营养盐浓度和分布的研究已成为海洋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测定营养盐的传统方法是采样后在实验室分析,通过营养盐与特定显色剂发生的显色反应,使混合溶液显现一定的颜色,混合溶液对指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由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营养盐浓度与吸光值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营养盐标准溶液作出工作曲线,对样品的营养盐进行定量测定。
测定海水中的营养盐时,海水样采集后需及时过滤并进行测定,但由于实验场所、仪器等条件限制,一般需要将水样置于冰箱低温保存并于48h内测定。而目前广泛使用的营养盐分析仪器都存在价格昂贵、能耗较大等缺点。此外,测定时海上现场工作环境条件恶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会给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人为误差,加大了实验测定人员工作强度,因此,急需设计一款能实现无人值守的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现场进行待测元素的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并及时对过滤后的海水样中营养盐含量进行测定,无需运输及冷藏保存,整个测定过程中结合了自动进样和在线混合的技术,整个分析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并可应对在较恶劣的海况下,进行无人操作,在保证测定的准确度的要求下,大大节省人工劳动强度,缩短测定时间的一种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设有进样阀、进样蠕动泵、试剂选择阀、定量环、试剂蠕动泵、三通管、曲线流通管、恒温加热装置、发光二极管光源、光电检测器、流通池、样品废液瓶、载流液试剂瓶、显色试剂瓶、反应废液收集瓶和控制电路;
所述进样阀的各个水样入口分别连接各个标准溶液容器和待测水样出口,进样阀中间的公共通道与进样蠕动泵的入口连接,进样蠕动泵的出口与试剂选择阀的进样接口连接,定量环的两端分别与试剂选择阀的定量环接口连接;试剂选择阀的试剂入口连接样品废液瓶;试剂蠕动泵装有两根泵管,一根泵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载流试剂瓶和试剂选择阀的载流试剂入口连接,另一根泵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显色试剂瓶和三通管的一端入口连接;三通管的入口一端连接试剂选择阀的出口,三通管的出口与曲线流通管的入口连接;曲线流通管的出口和流通池的入口连接;流通池的出口最后再连接至反应废液收集瓶;所述曲线流通管设有恒温加热装置,流通池上设有发光二极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
控制电路设有主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进样阀控制模块、蠕动阀控制模块、恒温加热控制模块、光源和检测模块、通讯模块、液晶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进样阀控制模块、蠕动阀控制模块、恒温加热控制模块、光源和检测模块、通讯模块、液晶模块连接,进样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进样阀和试剂选择阀连接,蠕动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样蠕动泵和试剂蠕动泵连接,恒温加热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恒温加热装置连接,光源和检测模块与发光二极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相连。
所述进样阀可采用六位、八位、十位、十二位、十四位或更多位进样阀。
所述试剂选择阀可采用八通、十二通、十六通或更多通选择阀。
所述恒温加热控制模块可采用电加热形式进行恒温控制。
所述光源可采用各种不同波长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蠕动泵,从各种试剂容器吸出试样溶液,在流路系统中将试样与试剂混和,用蠕动泵将混合后的试样和试剂推动至流动式比色池,最终由检测器完成检测的分析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5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