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4861.2 | 申请日: | 201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7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超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2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金融 pos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融POS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属于金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POS机是商场、超市和银行广泛应用的一种金融结算装置,现有的POS机主控板采用Linux系统,虽然能完成部分金融支付功能,但是却不全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POS机仅仅能实现部分金融支付功能,而不能满足消费支付的多样化,传统的POS机由于采用Linux,应用程序单一,无法扩展除金融支付以外更多的应用程序。
同时,随着银行卡消费支付方式的普及,更多的消费者通过刷卡来完成支付,尤其是大额支付,支付者在金融POS机上输入密码后,在POS机打印出来的纸质账单上签名确认,商家营业人员无法辨认真伪,也不利于用卡安全,现有的POS机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屏、刷卡槽和出纸孔,商家营业人员通过控制面板输入消费金额,消费者刷卡并通过控制面板输入密码确认后,出纸孔打印出账单,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技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通过电容触摸屏的装置,操作者使用更加方便,且触屏灵敏度提高了很多,通过二维码识别器的装置,使付费方式更加多样性,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装置,实现与网络连接,支付方式更加安全,通过磁条卡读卡器、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和非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的装置,体现出POS机的功能多样性,服务方式更加普及,综上所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包括金融POS机本体,所述金融POS机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间部位设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上设有电容触摸屏,所述电容触摸屏内部设有Windows操作系统,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磁条卡读卡器、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和非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所述壳体面层设有支撑杆,所述壳体与支撑杆通过枢纽铰链,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内部设有二维码识别器,所述摄像头中间部位设有传感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容触摸屏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出纸孔,所述出纸孔上设有切纸刀,所述出纸孔与切纸刀通过螺栓模式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设有USB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面层设有密码键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顶部设有4G通信芯片,所述4G通信芯片与壳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通过存储器的装置,便于对支付记录进行存根,通过USB接口的装置,方便商家对支付记录进行下载,通过4G通信芯片的装置,普及了手机支付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支付要求,通过切纸刀的装置,更加快捷的对发票进行切割,打破原有营业员撕扯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智能金融POS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金融POS机装置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金融POS机本体;2、壳体;3、密码键盘;4、主控制板;5、USB接口;6、存储器;7、蓄电池;8、磁条卡读卡器;9、枢纽;10、传感器;11、支撑杆;12、摄像头;13、出纸孔;14、切纸刀;15、4G通信芯片;16、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17、卡槽;18、非接触式金融IC卡读卡器;19、Windows操作系统;20、电容触摸屏;21、二维码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超,未经张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4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