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3428.7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5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薛博文;郭建东;仓启;王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转向节三坐标测量时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节产品是重要的功能部件,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毛坯还是机加工后的成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尺寸控制,然而用三坐标进行全尺寸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现场工艺要求,需要频繁的对其进行抽检,因此需要一种三坐标测量时的通用夹具,既能实现毛坯的装夹,又能实现机加工后成品的装夹。为了不影响测量,此夹具的设计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本实用新型非常巧妙的解决了此问题,结构非常简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夹具,能够满足对转向节工件的毛坯和机加工成品装夹后进行三坐标测量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具,由底板、支撑柱、销钉、仿形定位块、顶紧螺钉、左支撑杆、左螺母、左调节柱、右调节柱、右螺母、右支撑杆以及定位套所组成,支撑柱固定在底板的上方,仿形定位块下方的定位凸起与支撑柱顶端的凹槽相配合实现其前后定位,销钉分别与支撑柱和仿形定位块配合,实现仿形定位块的左右定位;顶紧螺钉与前板上的螺纹孔配合;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都固定在底板上方的相应位置上,下方固定有左螺母的左调节柱与左支撑杆上方相连接,下方固定有右螺母的右调节柱与右支撑杆上方相连接;两个定位套外侧与底板过盈配合,内孔与三坐标平台上相应的定位销间隙配合。
仿形定位块由定位凸起、前板、平面、定位斜面、背板、左立面、右立面等组成,平面与定位斜面的夹角A与工件上的拔模角度相等,高度H大于工件上的高度差B,使其装夹时不发生干涉;平面与左立面或右立面相交形成的棱线与工件上下支撑点的侧面相接触。
实际使用时,工件底面与仿形定位块的定位斜面相配合,工件正面与背板的内侧相接触,实现工件的前后定位;平面与左立面或右立面相交形成的棱线与工件上下支撑点的侧面相接触,实现工件的左右定位;然后用顶紧螺钉将工件顶紧固定;调节左调节柱或右调节柱的高度使其将工件前端进行支撑,此时即实现了工件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够满足对转向节工件的毛坯和机加工后成品装夹后进行三坐标测量的要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仿形定位块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的仿形定位块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工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装夹后的左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销钉、4-仿形定位块、5-顶紧螺钉、6-左支撑杆、7-左螺母、8-左调节柱、9-右调节柱、10-右螺母、11-右支撑杆、12-定位套、41-定位凸起、42-前板、43-平面、44-定位斜面、45-背板、46-左立面、47-右立面、P-下支撑点、A-仿形定位块平面与定位斜面的夹角、H-平面43与定位斜面44的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该夹具由底板1、支撑柱2、销钉3、仿形定位块4、顶紧螺钉5、左支撑杆6、左螺母7、左调节柱8、右调节柱9、右螺母10、右支撑杆11以及定位套12所组成,支撑柱2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仿形定位块4下方的定位凸起41与支撑柱2顶端的凹槽相配合实现其前后定位,销钉3分别与支撑柱2和仿形定位块4配合,实现仿形定位块4的左右定位;顶紧螺钉5与前板45上的螺纹孔配合;左支撑杆6和右支撑杆11都固定在底板1上方的相应位置上,下方固定有左螺母7的左调节柱8与左支撑杆6上方相连接,下方固定有右螺母10的右调节柱9与右支撑杆11上方相连接;两个定位套12外侧与底板1过盈配合,内孔与三坐标平台上相应的定位销间隙配合。
仿形定位块4由定位凸起41、前板42、平面43、定位斜面44、背板45、左立面46、右立面47等组成,平面43与定位斜面44的夹角A与工件上的拔模角度相等,平面43与定位斜面44的高度H大于工件上的高度差B,使其装夹时工件与平面43不发生干涉;平面43与左立面46或右立面47相交形成的棱线与工件上下支撑点P的侧面相接触。
在工作过程中,工件底面与仿形定位块4的定位斜面44相配合,工件正面与背板45的内侧相接触,实现工件的前后定位;平面43与左立面46或右立面47相交形成的棱线与工件上下支撑点的侧面相接触,实现工件的左右定位;然后用顶紧螺钉5将工件顶紧固定;调节左调节柱8或右调节柱9的高度使其将工件前端进行支撑,此时即实现了工件的装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3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装配工装结构
- 下一篇:垫升船舶上燃气轮机及其排气管的辅助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