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氧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3138.2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雯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鼻腔 吸氧 两用 氧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氧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医院手术室、急诊科、ICU、麻醉复苏室中,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而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手术为连接病人气道和呼吸机提供了通路。对于气管插管病人,在撤离呼吸机到拔出气管插管这一过程中,需要给予一段时间气管插管导管内输氧的措施;传统的方法是将双鼻导管人工扯断,将一边打死结,另外一边插入气管插管导管内给予吸氧,另需用胶布将氧气管和气管插管固定;在拔出气管插管后,再给予更换双鼻导管氧气管给予患者吸氧,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还增加了医疗耗材的浪费;同样,临床工作中尚有许多病人带有气管切开导管,在撤离呼吸机以后,传统的方法是将双鼻导管人工扯断,将一边打死结,另外一边插入气管切开导管内给予吸氧,另需用胶布将氧气管和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病人的痰液很容易污染氧气导管的末端,一旦氧气导管末端被痰液污染以后,往往需要将整支氧气管更换,造成了耗材的浪费。
目前的医疗器械中,还没有连接气管切开的专用氧气管,而氧气管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单人单用,相对于病人群体而言,气管切开患者只占很小一部分,专门为气管切开导管设计输氧管经济价值不高,且增大了医用垃圾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氧气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管式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氧气管,它由氧气管主体1、气管插管连接管2组成;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在氧气管主体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方便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在氧气管主体1上的功能,两个对接套管2-2的一端都设有鼻腔吸氧插管喇叭口2-1;两个鼻腔吸氧插管喇叭口2-1设在对接套管2-2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方便固定插管的功能,设有魔术贴固定带2-4;魔术贴固定带2-4设在气管插管连接管2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氧气管主体1与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的便利的功能,设有输氧管连接口1-3和对接套管2-2;输氧管连接口1-3设在氧气管主体1的一端通过对接套管2-2连接气管插管连接管2。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其发明目的,本人工气道及鼻腔导管吸氧两用氧气管实现了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的目的,气管插管输氧完成后只需拔掉气管插管连接管就可以进行鼻腔吸氧,气管切开导管吸氧管末端被痰液污染后,及时更换连接管即可,不需要更换整只氧气管,使用方便;节省了材料,减少了医用垃圾的产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的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附图可知,一种管式人工气道及鼻腔吸氧两用氧气管,它由氧气管主体1、气管插管连接管2组成;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在氧气管主体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方便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在氧气管主体1上的功能,两个对接套管2-2的一端都设有鼻腔吸氧插管喇叭口2-1;两个鼻腔吸氧插管喇叭口2-1设在对接套管2-2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方便固定插管的功能,设有魔术贴固定带2-4;魔术贴固定带2-4设在气管插管连接管2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氧气管主体1与气管插管连接管2连接的便利的功能,设有输氧管连接口1-3和对接套管2-2;输氧管连接口1-3设在氧气管主体1的一端通过对接套管2-2连接气管插管连接管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氧气管主体1是指: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为原料制成,与输氧系统连接供人体吸氧的连接管;其上设有鼻腔吸氧插管1-1、活动节1-2、输氧管连接口1-3;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插管连接管2是指:由软聚氯乙烯和硅橡胶为原料制成的连接管;其上设有鼻腔吸氧插管喇叭口2-1、对接套管2-2、气管插管连接管出氧口2-3、魔术贴固定带2-4;其作用是连接氧气管主体1为气管插管输氧;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雯,未经周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3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两个位置工作的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前桥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