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用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2884.X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陆耀平;丁言闯;戚纯波;周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朗信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F04D29/5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风扇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用控制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主要是用于对汽车发动机进行降温冷却,一般该冷却风扇连通其控制器都安装于发动机舱内,当发动机前置时,该冷却风扇和控制器就设置在汽车的车头。控制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随着目前汽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一般都会采用PWM控制来精确的调节风速,它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而这种控制方法在车辆发动机的冷却上也都逐渐完善,因此,为了实现该方法,目前的控制器结构主要包括1、外壳,用来将安装于内部的各电器元件进行固定并密封,需要达到防水透气的效果,该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汽车内ECU电连接以及与电源连接的总线连接端口,以及用于于冷却风扇电联接的分线连接端口,外壳的外部设置有散热鳍片;2.PCB电路板,用于集成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电路;3.电容、半导体功率器件以及电感,电容和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数量不等,一般是两个以上,这些部件都需要进行散热,尤其是半导体功率器件,其散热量非常大,因此,该控制器一般都是与冷却风扇一起安装,借助冷却风扇进行散热。然而目前的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并不合理,内部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电感安装于PCB板上且位于PCB板的前侧,而PCB板将其盖住,而电容则分别位于PCB板的左右两边,这种分布并不合理,半导体功率器件发热量最为严重,PCB板也会有一定的发热量,当PCB板将其盖住导致两者之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热传递,导致PCB板温度提高,严重时影响正常工作,同时电容处于PCB的两侧,导致电容的热量比较分散不易散出;另外,由于目前的控制器是与冷却风扇一起散热,为了借助冷却风扇的风量,该控制器需要固定在冷却风扇的下游,这样就会增加整个冷却风扇的轴向长度,然原则上,发动机舱的空间越大,驾驶室的空间就越小,发动机舱轴向空间增加必将影响驾驶室的空间。另外,由于控制器需要达到防水防尘透气的功能,因此在控制器上就需要设置防水透气结构,而目前的控制器是在控制器上设置了迷宫式的防水防尘通道,并且在该通道的内部贴有防水透气膜,然这种结构非常复杂,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该防水透气膜贴在通道的内部位于控制器内,那么当控制器外部压力大于控制器内部的压力时,防水透气膜就可能脱落,从而失去了防水透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用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用控制器,包括封闭的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PCB板、安装于PCB板上的电容和半导体功率器件,所述外壳包括前盖、壳体和后盖,该后盖为金属材质且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条散热鳍片,所述前盖密封固定于壳体的前端面上,所述后盖密封固定于壳体的后端面上,所述壳体包括围框,所述围框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连接有中支架,该上边框上设置有总线连接端口,所述下边框上设置有分线连接端口,所述中支架上嵌入有将总线连接端口与分线连接端口和PCB上的电路连接的导电片,所述PCB板固定于中支架上,所述电容焊接于PCB板上且排列于中支架的左侧或者右侧,该电容与后盖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半导体功率器件焊接于PCB板上且排列于中支架的右侧或者左侧,该半导体功率器件通过压紧机构与后盖内表面紧贴,所述前盖上设置于防水透气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后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固定凸台上压紧半导体功率器件,该半导体功率器件与固定凸台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膜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弹片,该压紧弹片上设有安装孔,该固定凸台上设置有安装柱,该压紧弹片固定于安装柱上且压紧所述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前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嵌环槽,所述安装孔的孔沿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缺口,该安装孔嵌入所述安装柱的嵌环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容与后盖内表面之间通过导热胶粘结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水透气结构包括设置于前盖上的透气孔,该前盖的外表面上贴合有覆盖透气孔的防水透气膜,该前盖上贴合有标签膜,该标签膜覆盖所述防水透气膜且设置有与通气孔对应的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后盖上的各散热鳍片呈左右延伸且平行设置,该散热鳍片包括一段处于后盖范围内的盖内段和一段处于后盖范围外的盖外段,该后盖上设置有方便控制器固定的连接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盖外段与半导体功率器件处在后盖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朗信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朗信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2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拉杆及其柴油机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烫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