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防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9286.7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贺广成;张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0 | 分类号: | B66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防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特别提供了一种锁扣式电梯井防护门。
背景技术
电梯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电梯井口防护是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电梯井防护门不牢固且容易被拆除,给后续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安全简洁的防护门既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又可以防止被施工人员随意拆除,同时制作方便,结构简单。
因此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建筑工人,需要一种能够具有高安全性能的电梯井防护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锁扣式电梯井防护门。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防护门,包括固定杆套1、固定杆4、螺丝5、钢筋网片6,其中防护门作用的钢筋网片6遮挡在电梯井外并依靠电梯井口边缘固定,固定杆套1穿过钢筋网片6和电梯井口边缘,固定杆4插在固定杆套1中,螺丝5轴向穿过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
所述的固定杆4呈“L”形结构。
所述的“L”形结构的固定杆4长边一端的固定杆端头2为锥形结构。
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成组使用。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共使用4组。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以电梯井防护门轴线对称使用。
所述的电梯井防护门还设置有挡脚板3,挡脚板3布置在电梯井防护门整体下方,并且挡脚板3下端贴合地面。
所述的专用扳手7具体为“L”形结构,在“L”形结构的短边尾端内开设与固定杆端头2形状对应的内圆锥结构。专用扳手7长边尾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制钢筋焊接而成,尺寸可随意调整。在其左右两侧离地面500mm、1000mm的高度处将DN25的镀锌钢管材料的固定杆套1靠电梯井口内边缘垂直于电梯井防护门焊接在电梯井安全门上,然后再固定杆套1内旋入固定杆4。此时使用专用扳手7旋转固定杆4,使固定杆底4端钩住电梯井内侧墙体。
需要拆除时,用专用扳手7将固定杆4旋转至与电梯井墙体分离,即可拆除。在防护门底端用木板设置180mm高挡脚板3,美观大方又能有效防止掉落零星物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不易被损坏、不易被移动的特定,同时本实用新型牢固、标准化程度高、持久性好,能够根据现场情况量身定制、自行制作加工,可高效的完成孔洞的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井防护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梯井防护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梯井防护门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专用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杆套1、固定杆端头2、挡脚板3、固定杆4、螺丝5、钢筋网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锁扣式电梯井防护门。
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防护门,包括固定杆套1、挡脚板3、固定杆4、螺丝5、钢筋网片6,其中防护门作用的钢筋网片6遮挡在电梯井外并依靠电梯井口边缘固定,固定杆套1穿过钢筋网片6和电梯井口边缘,固定杆4插在固定杆套1中,螺丝5轴向穿过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
所述的固定杆4呈“L”形结构。所述的“L”形结构的固定杆4长边一端的固定杆端头2为锥形结构。
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成组使用。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共使用4组。固定杆套1和固定杆4以电梯井防护门轴线对称使用。
所述的电梯井防护门还设置有挡脚板3,挡脚板3布置在电梯井防护门整体下方,并且挡脚板3下端贴合地面。
所述的专用扳手7具体为“L”形结构,在“L”形结构的短边尾端内开设与固定杆端头2形状对应的内圆锥结构。专用扳手7长边尾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
本实施例采用自制钢筋焊接而成,尺寸可随意调整。在其左右两侧离地面500mm、1000mm的高度处将DN25的镀锌钢管材料的固定杆套1靠电梯井口内边缘垂直于电梯井防护门焊接在电梯井安全门上,然后再固定杆套1内旋入固定杆4。此时使用专用扳手7旋转固定杆4,使固定杆底4端钩住电梯井内侧墙体。在与固定杆4轴向垂直方向拧入螺丝固定。
需要拆除时,用专用扳手7将固定杆4旋转至与电梯井墙体分离,即可拆除。在防护门底端用木板设置180mm高挡脚板3,美观大方又能有效防止掉落零星物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9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纯四氯化硅的精馏塔
- 下一篇:一种电梯下坠缓冲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