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式偏心半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8492.6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向阳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偏心 半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新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是一种使用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支撑式偏心半球阀。
技术背景
目前,在管道中起截断介质的球阀种类很多,偏心半球阀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适用于液体、气体或除渣等介质在输送管道的控制与输送,主要作用是在管路中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偏心半球阀的关闭件是个半球体,球体绕阀体中心线作旋转来达到开启或关闭的目的,它广泛使用于钢铁、水电、制糖、纸业、市政供水、污水处理等等场合,效果也很好。所以,有人发明了一些偏心半球阀,公开文献也报导了一些,例如:
1、中国专利:节能偏心半球阀,申请号:CN201010295588.X,申请日:2010.09.29,公开号:CN101943273A,公开日:2011.01.12,申请人:凃习刚,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冶金31街24 门7号,发明人:凃习刚,摘要:该发明涉及球阀,特别是一种节能偏心半球阀,包括阀体,阀体中配置有偏心阀轴,偏心阀轴上设置有密封球冠,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与密封球冠相配置并可调节的阀座,所述阀座安装在阀体介质出口处的侧壁内侧,所述阀体介质出口处的侧壁上与阀座相应的圆周部位安装有两组螺钉,其中一组螺钉穿过阀体侧壁通孔与阀座的端面上的螺孔螺纹连接,另一组螺钉穿过阀体侧壁螺孔后其螺钉前端用于顶压阀座端面,两组螺钉在圆周位置呈间隔排列,两组螺钉相互配合从而调节及固定阀座的位置,使得阀座与密封球冠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副。该发明可一次完成装配,且调试方便,另外还显著的加大了阀门的介质流通面积,降低了介质流通阀门的压力损失,节能效果明显。
2、中国专利:偏心半球阀,申请号:CN201010167843.2,申请日:2010.04.30,公开号:CN101832402A,公开日:2010.09.15,发明人:许国荣,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半球阀,包括有阀体和半球形阀芯,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进流口、出流口,所述阀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阀体顶部的轴承座内固定安装有上轴套,上轴套内转动安装有上半轴,所述阀体底部的轴承座内固定安装有下半轴,下半轴的一端伸入阀体内,且伸出端转动安装有下轴套,所述上、下半轴与轴承座之间密封配合,且上半轴、下轴套的对应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半球形阀芯,半球形阀芯位于阀体进流口、出流口之间的流道上,且与阀体流道一侧密封配合。
3、中国专利:双向硬密封偏心半球阀,申请号:CN200920087802.5,申请日:2009.08.04,公开号:CN201547301U,公开日:2010.08.11,申请人:武汉大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科技工业园武汉大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发明人:李习洪;梁碧华,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它包括阀体,阀体上连接偏心阀轴,偏心阀轴上连接密封球冠,其特征在于阀体介质出口的流道上连接反向浮动密封阀座。该实用新型在管道的施工与维修方便、有效防止介质回流、节约投资,特别是在如环网、地下管网、有反向水头的管道等系统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很高的经济效益。该阀能适用于地面与地下(直埋)管道,操作灵活,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该阀所有零部件均不含对介质产生污染的成分,超长使用不锈蚀,可适用于直饮水管道。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中国专利:偏心半球阀,申请号:201210555363.2,申请日:2012.12.19,申请人: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科技工业园,发明人:李习洪、易考文,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半球阀,它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阀座和球冠,所述的阀座和阀体轴向之间设有压圈,压圈通过螺钉和弹性垫圈的相互配合安装在阀座和阀体轴向之间,压圈、阀座与阀体之间存在轴向间隙,在阀体或阀座的径向密封圆柱面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圈槽,圈槽内套装有密封圈;在压圈上沿轴向还设有多个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顶端端面顶在阀体的端面上。该发明与原来结构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需要增加大的费用,就能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且可降低对装配人员的技术要求,缩短装配周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维修更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向阳,未经刘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8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