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672.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仿;向彬;肖鸣;苏亮;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金仿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李晓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平衡 分气肺 隔离 导管 装置 | ||
1.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腔主管气管导管外壁设有导管阻塞气囊,该阻塞气囊与阻塞气囊充气阀相连;
支气管导管,其与所述单腔主管气管导管下端相连接,该支气管导管外壁设有支气管导管外阻塞气囊,该支气管导管外阻塞气囊与支气管导管外阻塞气囊充气管阀相连,该支气管导管内部还设有封堵套囊,封堵套囊嵌入导管壁,该封堵套囊链接电子通气压力控制装置,该电子通气压力控制装置可以显示套囊内压力并可调控封堵套囊的大小,达到控制支气管通气流量大小和调控肺内平衡分气的目的;
第一开口设于支气管导管的端开口,开口面积S端;
第二开口开设于单腔主管气管导外气囊以下,支气管导管连接部以上的气管导管壁上,采用多型开孔、2个以上开口在单腔主管气管导管的周围分布,开口总面积和为S,第一开口到第N个开口面积可表示S1+S2+S3+……Sn=S,其分布状态为对称、与非对称形式,其开孔的形态和大小和数量根据空气动力学物理原理设计和材料结构力学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L、S形开口或异形口或方形开口,开口面积根据空气动力学物理原理设计满足控制肺内平衡分气,即面积S≥1.5S端,左右肺分气潮气量达到平衡,并符合生理学标准,以标准成人体重60kg人为例,左肺潮气量为TV左,右肺潮气量为TV右,即TV左=TV右=200~370ml,通过肺内平衡分气肺开孔方式调控S≥1.5S端的法则达到左右肺通气平衡,其他根据体重依此类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筛孔,开口面积根据空气动力学物理原理设计满足控制肺内平衡分气,即面积S=S1+S2+S3+……Sn≥1.5S端;左右肺分气潮气量达到平衡,并符合生理学标准,以标准体重60kg人为例,左肺潮气量为TV左,右肺潮气量为TV右,即TV左=TV右=200~370ml,通过肺内平衡分气肺开口方式调控S=S1+S2+S3+……Sn≥1.5S端的法则达到左右肺通气平衡,其他根据体重依此类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2个,开口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二开口沿着气管导管的周面对称或非对称分布,开孔面积根据空气动力学物理原理设计满足控制肺内平衡分气,即面积S1+S2≥1.5S端;左右肺分气潮气量达到平衡,并符合生理学标准,以标准体重60kg人为例,左肺潮气量为TV左,右肺潮气量为TV右,即TV左=TV右=200~370ml,通过肺内平衡分气肺开口方式调控S1+S2≥1.5S端的法则达到左右肺通气平衡,其他根据体重依此类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肺内平衡分气肺隔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二开口沿着气管导管的周面对称或非对称分布,开孔面积根据空气动力学物理原理设计满足控制肺内平衡分气,即面积S1+S2+S3≥1.5S端;左右肺分气潮气量达到平衡,并符合生理学标准,以标准体重60kg人为例,左肺潮气量为TV左,右肺潮气量为TV右,即TV左=TV右=200~370ml,通过肺内平衡分气肺开口方式调控S1+S2+S3≥1.5S端的法则达到左右肺通气平衡,其他根据体重依此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金仿,未经肖金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6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