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625.8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591 | 分类号: | H01R13/6591;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器 电源 插座 屏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屏蔽主要是用来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控制电磁波从某一区域向另一区域进行辐射传播,常采用导电性、导磁性较好的材料把所需屏蔽的区域与外部隔离开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电磁屏蔽是解决电子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电子设备的屏蔽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结构设计时如果没有考虑屏蔽问题,很难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终端的通信连接器及电源输入插座安装在底座侧面,需要在侧面开口,为防止在开口处形成电磁泄露,可以在这些元件的后面装屏蔽罩,穿过屏蔽罩的引线加装穿心电容,焊接时引线通过穿心电容穿过屏蔽罩与元件相连,由于连接器与终端的接触阻抗比较大,使得屏蔽电缆的共模传导发射变大,为了防止由此引起的辐射超标,对于引入的电源插座,采用穿心电容实现电磁屏蔽。
传统的终端的通信连接器及电源输入插座通过屏蔽罩和穿心电容来实现电磁屏蔽,优点就是成本低,但是屏蔽效能不高,屏蔽效果一般,屏蔽罩容易划伤设备,造成损失,屏蔽罩还要与内部周围导电涂层有良好接触,接触不良容易引起设备故障,维修不方便。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效果,可以有效的防止划伤设备,避免接触不良而引起的设备故障,维修维护方便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且电磁屏蔽效果优良,维修维护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划伤设备,避免接触不良而引起的设备故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其包括本体腔室、屏蔽罩、加强屏蔽板、导电硅胶、屏蔽箔片、穿心电容、底座、外壳、接头,所述底座和外壳接触封闭形成本体腔室,所述本体腔室内设置有屏蔽罩,所述接头穿过外壳设置在屏蔽罩内部,所述接头与外壳接壤部位外侧设置有屏蔽箔片,所述屏蔽罩与外壳接触部位设置有导电硅胶,所述屏蔽罩内设置有加强屏蔽板。
进一步,所述加强屏蔽板包括金属丝网层、导电泡棉层、泡沫衬垫层,所述金属丝网层底部设置有导电泡棉层,所述导电泡棉层底部设置有泡沫衬垫层。
进一步,所述导电硅胶为弯折结构,所述导电硅胶的一端与屏蔽罩通过粘贴连接,所述导电硅胶另一端与外壳连接。
进一步,所述屏蔽罩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导电衬垫。
进一步,所述金属丝网、导电泡棉、泡沫衬垫之间交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强屏蔽板及导电衬垫多重屏蔽保护,在屏蔽罩与外壳之间安装导电衬垫,导电衬垫材料经模切压成,垫在连接器与屏蔽罩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能有效地控制该处缝隙泄漏,在外壳与屏蔽罩的接壤处采用采用导电硅胶设计,具有良好的屏蔽效能。
2、导电硅胶柔软度适中,可以避免划伤内部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结构的设计,连接器电源插座各项电磁兼容性能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新型结构电磁屏蔽效果良好,维修更方便,有非常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屏蔽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硅胶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腔室;2-屏蔽罩;3-加强屏蔽板;4-导电硅胶;5-屏蔽箔片;6-穿心电容;7-底座;8-外壳;9-接头;10-导电衬垫;31-金属丝网层;32-导电泡棉层;33-泡沫衬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内容导向网络中可扩展路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