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619.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0 | 分类号: | A41D19/00;A61L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发电 杀菌 手套 | ||
1.一种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手套本体;
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套面层、手套底层和感应层;所述手套面层与所述手套底层之间形成容纳人手的空腔;其中,
所述手套面层的第一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手套面层的第二表面与人手的手背接触;
所述手套底层的第一表面与人手的手掌接触,所述手套底层的第二表面上层叠设置所述感应层;
所述感应层在摩擦作用下感应出电荷,使所述感应层与人手之间形成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含层叠设置在所述手套底层的第二表面上的感应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与外界接触物或另一个手套本体产生摩擦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含层叠设置在所述手套底层的第二表面上的感应电极层和层叠设置在所述感应电极层上的摩擦层,所述摩擦层与外界接触物或另一个手套本体产生摩擦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底层设置有微空腔结构,并且保证在摩擦作用产生过程中,所述感应电极层与手掌通过所述微空腔结构相互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层与所述手套底层相接触的一面上具有尖端凸起,所述手套底层设置有与所述尖端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层与所述手套底层相接触的一面上具有尖端凸起,所述尖端凸起对应设置于所述手套底层的微空腔结构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 尖端凸起的位置与人手上的穴位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凸起的位置与人手上的穴位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层的材料选自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面层、所述手套底层和摩擦层的材料分别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空腔结构的排列方式为阵列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6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