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7037.4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民;倪和林;孙世国;沈光元;姚连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昌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制粒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进料装置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而且根据产品的存在形式不同,种类也涉及到很多。进料装置一般是根据产品的不同而选择的。在进料的时候因为物料本身的比较精细,容易在进料装置进行积存,如果积存太久容易在进料装置内部挤压,不但影响进料速度,也会影响产品质量,时间久了也会影响进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次数,提高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进料装置内部挤压,不但影响进料速度,也会影响产品质量,时间久了也会影响进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次数,提高生产成本等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仓和出料口,所述进料斗垂直设置在进料仓的上端,所述出料口垂直设置在进料仓的下端,所述进料斗的外壁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对称,所述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的一端与进料斗的侧壁轴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仓设有冲压装置。
优选的,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气缸和冲压头,所述进料仓的外壁设有固定板,所述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冲压头设置在进料仓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进料仓的外壁与冲压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的拐角设有圆弧过渡面。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内设有导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和绞龙体,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进料仓的外壁上,所述绞龙体设置在进料仓内,所述绞龙体的一端与第三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绞龙体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上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在进料斗的外壁安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相向转动,在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的共同作用下,不但使进料速度加快,而且进料完全,能够达到在进料斗中不遗留积压物料的效果,不易造成堵塞,同时进料仓安装冲压装置,将一侧的物料向进料口端推进,减少物料滞留,进料仓的拐角加工成圆弧过渡面,消除死角,避免物料滞留,进料仓内安装导流装置,在第三电机带动下,绞龙体旋转推动物料前进,使物料得到充分的混合和疏松,同时对缠绕的物料也能及时得到清理;绞龙体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上方,将物料向下推动从出料口顺利流出,解决了下料难,不能连续加料等问题,此设计,结构简单合理,不会对进料装置内部挤压,加快了进料速度,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维修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料斗的俯视图。
其中,1-进料斗,2-进料仓,3-出料口,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一螺旋杆,7-第二螺旋杆,8-气缸,9-冲压头,10-固定板,11-圆弧过渡面,12-第三电机,13-绞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生物制粒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进料仓2和出料口3,所述进料斗1垂直设置在进料仓2的上端,所述出料口3垂直设置在进料仓2的下端,所述进料斗1的外壁设有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所述进料斗1内设有第一螺旋杆6和第二螺旋杆7,第一螺旋杆6和第二螺旋杆7对称,所述第一螺旋杆6和第二螺旋杆7的一端与进料斗1的侧壁轴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仓2设有冲压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气缸8和冲压头9,所述进料仓2的外壁设有固定板10,所述气缸8设置在固定板10上,所述冲压头9设置在进料仓2内,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穿过进料仓2的外壁与冲压头9相连接,所述进料仓2的拐角设有圆弧过渡面11,所述进料仓2内设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2和绞龙体13,所述第三电机13设置在进料仓2的外壁上,所述绞龙体13设置在进料仓2内,所述绞龙体13的一端与第三电机13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绞龙体13设置在出料口3的正上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昌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昌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7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