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5363.1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姜文瑞;田英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7/02;A61B9/00;A6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科 查体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神经科经常需要用到叩诊锤、医用音叉、划诊器、卷尺、瞳孔笔等医用器具。叩诊锤用以检查神经肌肉反射;医用音叉用以检查、鉴别耳聋性质及深感觉异常,划诊器用以检查深反射、病理反射,卷尺用以测量肢体围度,瞳孔笔用于对患者眼部进行检查。单独的一种器具只能进行一种检查,然而在对病人进行检查时,一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判断,从而需要交叉使用多种工具,非常不便。
针对该问题,目前的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神经科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交叉使用多种工具不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包括:卷尺;音叉,连接在所述卷尺的一端;划诊器,连接在所述卷尺的另一端;“T”形连接件,所述“T”形连接件的竖杆与所述划诊器连接,所述“T”形连接件的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瞳孔笔和叩诊锤。
可选地,所述音叉与所述划诊器位置相对。
可选地,所述划诊器为楔形结构,所述“T”形连接件的竖杆为筒形结构,所述划诊器插入所述“T”形连接件的竖杆中与所述“T”形连接件活动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划诊器与所述“T”形连接件的竖杆的活动连接方式采用以下其中之一:紧配合套接、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瞳孔笔包括:LED灯;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LED灯;纽扣电池,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LED灯连接,用于为所述LED灯供电。
可选地,所述叩诊锤包括:橡胶突头,设置在所述“T”形连接件的横杆的一端头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将叩诊锤、医用音叉、划诊器、卷尺、瞳孔笔等神经科检查器具重新进行结构设计,形成一体式的检查工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神经科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交叉使用多种工具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神经科查体工具,包括:卷尺1、音叉2、划诊器3、瞳孔笔4和叩诊锤5,音叉2连接在卷尺1的一端;划诊器3连接在卷尺1的另一端;瞳孔笔4和叩诊锤5设置在“T”形连接件6上,“T”形连接件6的竖杆与划诊器3连接,“T”形连接件6的横杆两端头部分别连接瞳孔笔4和叩诊锤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将叩诊锤、医用音叉、划诊器、卷尺、瞳孔笔等神经科检查器具重新进行结构设计,形成一体式的检查工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神经科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交叉使用多种工具不便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音叉2与划诊器3相对设置在卷尺1的两端,划诊器3为楔形结构,“T”形连接件6的竖杆为筒形结构,划诊器3插入“T”形连接件6的竖杆中与“T”形连接件6活动连接在一起。可选地,划诊器3与“T”形连接件6的竖杆的活动连接方式采用以下其中之一:紧配合套接、螺纹连接。采用紧配合套接,划诊器3的外表面与竖杆的内表面均为光滑结构;采用螺纹连接,划诊器3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竖杆的内表面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使用划诊器3时将“T”形连接件6从划诊器3上取下即可使用。
“T”形连接件6的横杆两端分别设置瞳孔笔4和叩诊锤5。瞳孔笔4包括LED灯41、开关42和纽扣电池43;纽扣电池43通过开关42与LED灯41连接,用于为LED灯41供电。叩诊锤5包括圆弧形的橡胶突头51,橡胶突头51设置在横杆的头部,在对人体敲击时起到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5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过渡电阻与故障初始角的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体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