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千斤顶沟槽节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516.0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良;胡学军;何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通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斤顶 沟槽 节流阀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流阀,尤其涉及一种千斤顶沟槽节流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千斤顶重载进行下降时,极易出现回油过快,造成冲击力过大,导致设备损伤和货物损坏,鉴于上述缺陷实在有必要设计一种千斤顶沟槽节流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千斤顶沟槽节流阀,来解决现有的重载下降时速度过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斤顶沟槽节流阀,包括:千斤顶阀体、铆口、出油孔,还包括油缸,活塞杆、弹簧、钢球、压槽,所述的油缸位于千斤顶阀体顶部中心处,所述的油缸与千斤顶阀体焊接,所述的活塞杆位于油缸内壁,所述的弹簧位于钢球底端中心处,所述的钢球位于弹簧顶端,所述的压槽位于钢球下方,所述的压槽为细长槽。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杆底端还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活塞杆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圈与油缸内壁为软接触,且所述的密封圈与油缸紧配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千斤顶沟槽节流阀,当回油时,在空载情况下,弹簧的复位力比回油方向的液压油压力大,故钢球与出油孔是分离的,液压油直接从出油孔流出去了,故实现空载时回油速度较快。在重载情况下,回油口方向的液压油压力大于弹簧的复位力,钢球将出油孔的孔口堵住并密封,从而液压油从压槽处流入出油孔,再由出油孔流出,由于压槽的槽口较小,回油时液压油的流量较小,从而实现额载时回油速度较慢,实现了千斤顶慢速下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千斤顶沟槽节流阀剖视图
图2是压槽的放大视图
千斤顶阀体 1 铆口 2
出油孔 3 油缸 4
活塞杆 5 弹簧 6
钢球 7 压槽 8
密封圈 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千斤顶阀体1、铆口2、出油孔3、油缸4、活塞杆5、弹簧6、钢球7、压槽8、密封圈501,所述的油缸4位于千斤顶阀体1顶部中心处,所述的油缸4与千斤顶阀体1焊接,所述的活塞杆5位于油缸4内壁,所述的弹簧6位于钢球7底端中心处,所述的钢球7位于弹簧6顶端,所述的压槽8位于钢球7下方,所述的压槽8为细长槽,所述的活塞杆5底端还设有密封圈501,所述的密封圈501与活塞杆5紧配相连,所述的密封圈501与油缸4内壁为软接触,且所述的密封圈501与油缸4紧配相连。该千斤顶沟槽节流阀,当回油时,在空载情况下,弹簧6的复位力比回油方向的液压油压力大,故钢球7与出油孔3是分离的,液压油直接从出油孔3流出去了,故实现空载时回油速度较快。在重载情况下,回油口方向的液压油压力大于弹簧6的复位力,钢球7将出油孔3的孔口堵住并密封,从而液压油从压槽8处流入出油孔,再由出油孔3流出,由于压槽8的槽口较小,回油时液压油的流量较小,从而实现额载时回油速度较慢,实现了千斤顶慢速下降的目的,其中千斤顶阀体1是油缸4的安装载体,铆口2是对钢球7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钢球7脱离出油孔3,密封圈501是增加活塞杆5的密封性,有效防止液压油穿透活塞杆5,从而导致千斤顶工作时失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通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富阳通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及室内空气净化调节系统
- 下一篇:空调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