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烧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398.3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碧;刘君鹏;顾岑;张艳超;詹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8 | 分类号: | B01L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烧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烧瓶,属于科研实验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烧瓶蒸馏过程中,一般采用只有一个口的烧瓶,该瓶口用塞子塞住,塞子上有安全管和蒸馏通气管,在蒸馏的过程中瓶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不断从蒸馏通气管排出,瓶内水分不断减少,在补充水分的时候需要将上部的塞子拔掉,从瓶口将加热的水倒入瓶内,因此操作不方便,且因为倒入的是热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在瓶内气压过高时,瓶内的热水会从安全管内喷出,同样比较危险,且瓶内的水分喷出后要补充适当的热水,使得整过蒸馏过程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蒸馏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的实验室用烧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烧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瓶体口部的瓶塞,在瓶塞上设置有伸入瓶体颈部的蒸馏通气管以及伸入瓶体底部的安全管,瓶体颈部下端设置有与瓶体内腔连通的引导管,所述的引导管通过橡胶管与漏斗连接。
进一步,在橡胶管上设置有有夹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烧瓶瓶体颈部下端设置有与瓶体内腔连通的引导管,且引导管通过橡胶管与漏斗连接,当需要向烧瓶内加入热水时,可直接从漏斗加入,不仅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人手被烫伤,提高了蒸馏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还避免了安全管喷热水的可能,提高了蒸馏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而且安全性能较好,并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2-引导管,3-橡胶管,4-漏斗,5-瓶塞,6-蒸馏通气管,7-安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验室用烧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瓶体1以及设置在瓶体1口部的瓶塞5,在瓶塞5上设置有伸入瓶体1颈部的蒸馏通气管6以及伸入瓶体1底部的安全管7,瓶体1颈部下端设置有与瓶体1内腔连通的引导管2,所述的引导管2通过橡胶管3与漏斗4连接。进一步,在橡胶管3上设置有夹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向烧瓶内补充热水时,将橡胶管3上的夹子取下,将热水通过漏斗4、橡胶管3及引导管2注入瓶体1内;而当瓶体1内气压过高,热水即将从安全管7喷出时,将橡胶管3上的夹子取下,使瓶体1内通过引导管2、橡胶管3、漏斗4与外界相连,排出多余的气压,待安全管7内水柱下降后,再次将夹子夹持在橡胶管3上,继续蒸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六氟化硫渗透管的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咔唑洗涤专用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