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系统中的艇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755.4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勇;段红南;王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琴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B63B2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滑道 工作 艇收放 系统 中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艇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系统中的艇钩。
背景技术
舰船工作艇艉滑道收放系统可在母船中速航行时释放和回收船载工作艇。回收艇时,工作艇以高于母船的航速冲进艉滑道,由滑道前方的绞车用钢缆把工作艇拉离水面,收到要求的位置;释放艇时,工作艇驾驶员在艇内就位,去掉固定艇的钢缆后,释放快速脱钩,工作艇靠重力快速自动下滑到水面上,必要时,可用绞车将工作艇缓慢下放到水面上。
传统的工作艇用艇钩是基于传统起重用的开口式吊钩设计,通过将吊钩倒置销接在艇钩机体上,与船上吊具连接的吊环在工作艇下放之前与艇钩钩接,由于开口式吊钩在结构上的固有局限,连接时吊环需从敞口处钩接,脱开时,通过吊钩旋转使吊环从敞口处脱开。为防止工作艇吊放过程中艇钩意外脱钩,需设置防脱机构挡住吊钩的出口,但防脱机构一般只能保证在垂直或少许摇晃状态吊放时的防脱,当吊放过程中因海浪引起大船摇晃角度较大时,容易引起在工作艇的艇钩中途意外脱钩,造成艇上人员伤亡。
传统的工作艇脱钩时需要人工干预,需要人到母船上挂钩装置上操作,实现脱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在恶劣条件下,可能会出现难以自动脱钩的现象。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挂钩,手控脱钩,手动脱钩的艇钩装置,确保工作艇能够快速脱离母船且回到母船上时,能够安全可靠的停放在母船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挂钩、手控快速脱钩的用于舰船工作艇艉滑道收放系统的艇钩装置,确保安全可靠且能够快速释放和回收工作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系统中的艇钩装置,包括艇钩底座,所述艇钩底座上侧设置自动挂钩装置,下侧设置翻转挂钩,所述翻转挂钩连接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杆、释放手柄、释放凸轮轴、软轴、软轴接头,所述释放手柄设置在释放凸轮轴的左侧,释放手柄用于手动脱钩,所述释放杆设置在所述释放凸轮轴的右侧,所述释放凸轮轴接触翻转挂钩形成凸轮机构,所述释放杆通过软轴接头连接软轴,所述释放杆用于连接软轴;所述翻转挂钩通过挂钩销轴铰接在艇钩底座上,所述翻转挂钩上设置有拉伸弹簧I,所述拉伸弹簧I一端固定在艇钩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翻转挂钩上;所 述自动挂钩装置包括单向锁止板、拉伸弹簧II、限位销轴I、锁止板销轴,所述单向锁止板通过锁止板销轴铰接在艇钩底座上,设置在艇钩底座上的限位销轴I接触单向锁止板,限位销轴I对单向锁止板进行限位作用;所述拉伸弹簧II一端固定在艇钩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单向锁止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艇钩底座前部设置有导向V形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艇钩底座采用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释放凸轮轴上设置有凹形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工作艇的艇艏,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与工作艇连接,与艉滑道收放系统的捕捉装置共同完成工作艇的挂钩和脱钩功能,确保挂钩的准确可靠性,实现了自动挂钩和脱钩时在工作艇驾驶室内由驾驶员操作便可,避免了人工靠近实现脱钩,提高了安全性;艇钩底座前部开有导向V形开口,便于捕捉装置上的挂钩杆进入挂钩的锁止止退位置;捕捉位置上的挂钩杆安装在缓冲器上,长度大于导向挂钩座的宽度并可上下小范围旋转,便于适应小艇的各种姿态;释放手柄设置在释放凸轮轴的左侧,释放手柄用于手动脱钩,释放杆设置在所述释放凸轮轴的右侧,释放凸轮轴接触翻转挂钩形成凸轮机构,释放杆通过软轴接头连接软轴,释放杆用于连接软轴,如此便可在工作艇驾驶室内实现自动挂钩和手控快速脱钩,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挂钩杆冲入V形开口后,可转动,并最终进入到转动锁止执行机构内,即不会脱钩,完成自动挂钩;脱钩时,通过软轴带动释放凸轮轴旋转至脱钩位置,此时挂钩杆可带动翻转挂钩翻转,挂钩杆可脱出艇钩。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软轴控制器15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琴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琴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