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3587.9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夏迎松;丁业乾;方炳虎;倪鹏云;储小安;陈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歧管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性能、寿命和人身安全等。而进气歧管和发动机缸体连接的密封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前提,故而进气系统的密封技术尤其重要。为了解决其密封问题,需要在进气歧管和发动机缸体之间安装橡胶密封垫,通过该橡胶垫被挤压(压缩)变形后产生回弹力,消除安装后的间隙,并在所需的密封区域表面产生一定的密封接触压力,从而阻止了进气歧管内部的油气混合体向外泄露,同时也消减了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缸体震动和歧管之间的噪音。
现有的发动机歧管密封垫大多为截面矩形、结构单一的四个密封垫圈,安装时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缸体进行固定连接。在装配过程中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由于内部的工作压力较高,很容易导致该结构的密封垫在沟槽内产生单侧偏移的现象,导致密封不良或密封垫寿命较短,从而极易引起泄露,引发火灾事故,后果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具有良好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避免密封垫在沟槽内发生单侧偏移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包括多个密封圈基体;
密封圈基体中部具有进气孔,密封圈基体具有I字形横截面,密封圈基体内壁设有沿密封圈基体内壁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筋,密封圈基体外壁上设有沿密封圈基体外壁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筋,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对应设置;
多个密封圈基体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密封圈基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至少一个连接筋上设有防漏装凸起。
优选地,两个第一定位筋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为平面,且第一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定位筋弧形过渡。
优选地,两个第二定位筋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为平面,且第二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定位筋弧形过渡。
优选地,密封圈基体横截面的上端和下端弧形过渡。
优选地,第一定位筋沿密封圈基体内壁全周布置。
优选地,第二定位筋沿密封圈基体外壁全周布置。
优选地,密封圈基体采用氟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由多个密封圈基体通过连接筋连接而成,其通过模压一体成型,至少一个连接筋上设有防漏装凸起,密封圈基体内外两侧的上下两个定位筋与安装沟槽过盈配合,便于安装,能够有效避免密封垫产生单侧偏移现象,防止泄露,安装后密封效果好,不易脱落,同时,定位筋沿密封圈全周布置,单侧两个定位筋之间形成的凹槽底部为平面,且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侧的定位筋弧形过渡,既保证产品装配方便简单,又简化了加工难度,防止油气混合体泄露,具有极其良好的密封性能。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结构简单,一体成型,便于装卸,具有良好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避免密封垫在沟槽内发生单侧偏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截面剖视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密封垫,采用氟橡胶制成,其包括:四个密封圈基体1;
密封圈基体1中部具有进气孔,密封圈基体1具有I字形横截面,其上端和下端弧形过渡,密封圈基体1内壁设有沿密封圈基体1内壁延伸的两个第一定位筋11,第一定位筋11沿密封圈基体内壁全周布置,两个第一定位筋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为平面,且第一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定位筋11弧形过渡,密封圈基体1外壁上设有沿密封圈基体外壁延伸的两个第二定位筋12,第二定位筋12沿密封圈基体外壁全周布置,两个第二定位筋1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为平面,且第二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定位筋12弧形过渡,第一定位筋11和第二定位筋12对应设置;
四个密封圈基体1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密封圈基体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筋2连接,一个连接筋2上设有防漏装凸起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3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