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腋臭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973.6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科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腋臭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的一种治疗腋臭病的医疗器械辅助治疗专用仪器,仪器名字为微波腋臭治疗仪。
背景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在20世纪30年代,医务工作者发现了微波的生物效应。在临床上,微波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微波致热效应和非微波致热效应。大量科学实验表明,不论离子、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微波场中所作振动或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或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电磁振荡效应),都可以改变人体组织的理化反应特性产生临床的治疗效果。微波理疗是将微波能集中照射到病变组织部位,被人体软组织吸收。由于微波是高频电磁场,它可以穿透入人体组织内部,因此这种生物效应不仅局限在人体表皮产生,而在被照射到的全部组织上从表皮到深部同时产生上述微波生物效应,表现出局部组织温度上升,导致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局部营养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在伤口愈合治疗中可加速伤口部位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微波治疗的特点采用高频率局部辐射,在较小的微波功率输出条件下,即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微波治疗仪在治疗过程患者病灶区有灼烧的感觉,消除其灼烧感,患者病灶区有清凉、舒适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波腋臭治疗仪(图1),一种治疗腋臭病的医疗器械辅助治疗专用仪器,包括“治疗头1(图2)”、“治疗头软管2”、“机箱3”、“智能交互界面4”、“控制器5”、“微波功率发生器6”、“传输线7”、“冷却系统8”、“水循环系统9”、“散热器10”、“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电偶极子12”、“壳13”;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机箱3”中的“智能交互界面4”的治疗时间和制冷强度,由“机箱3”中的“控制器5”的硬件电路系统输出信号,治疗时间信号至“机箱3”中的“微波功率发生器6”,制冷强度信号至“治疗头1”中的“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微波功率发生器6”产生带有功率的微波,由穿过“治疗头软管2”中的“传输线7”一根导线与“治疗头1”的“壳13”相连接而另外一根导线与“电偶极子12”相连接后将微波传递给“治疗头1”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冷面与“治疗头1”的“壳13”而热面与“散热器10”相密贴的“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产生制冷量将“治疗头1”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器10”及“水循环系统9”带走。
所述的“机箱3”中包括以下:“智能交互界面4”、“控制器5”、“冷却系统8”、“水循环系统9”、“微波功率发生器6”。
所述的“冷却系统9”为风冷。
所述的“治疗头1”由以下组成:“散热器10”、“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电偶极子12”、“壳13”及一部分“传输线7”组成。
所述的“电偶极子12”与“壳13”中的金属椭圆形腔体形成偶极子天线。
所述的“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冷面与“壳13”的前端密贴,热面与“散热器10”密贴,“电偶极子12”与“传输线7”连接后穿过“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的O型圈与“壳13”的前端密贴。
所述的“微波腋臭治疗仪”,根据临床操作的需要,在“智能交互界面4”上设置治疗时间和制冷强度,由其输出电信号到“控制器5”,由“控制器5”内部的硬件电路经过一系列转换后产生分别控制“微波功率发生器6”和“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的电信号;一方面,“控制器5”产生控制“微波功率发生器6”的信号经由“微波功率发生器6”后输出带有功率的微波,经由“传输线7”将微波传递给“治疗头1”中由“电偶极子12”与“壳13”中的金属椭圆形腔体形成偶极子天线辐射出微波,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控制器5”产生控制“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的信号使得“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产生制冷量将“治疗头1”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的冷端传递到热端,再由其传递到“散热器10”经由“水循环系统9”带走,最后由“冷却系统8”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微波腋臭治疗仪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治疗头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微波腋臭治疗仪,包括“治疗头1”、“治疗头软管2”、“机箱3”、“智能交互界面4”、“控制器5”、“微波功率发生器6”、“传输线7”、“冷却系统8”、“水循环系统9”、“散热器10”、“O型半导体制冷芯片11”、“电偶极子12”、“壳13”;“机箱3”中包括以下:“智能交互界面4”、“控制器5”、“冷却系统8”、“水循环系统9”、“微波功率发生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科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科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选择性加热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聚波透气TDP理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