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758.6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举;刘佃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吸脓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负压吸脓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体表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开排脓、冲洗,常规换药;切肛周脓肿的治疗往往采取一期切开排脓,二期根治。但是使用此种方法切开排脓及脓腔冲洗时,极易出现模糊术野,污染衣物及周围环境的情况,从而形成交叉感染。那么,如何研制一种术野清晰且清洁卫生的脓疮清洗工具,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负压吸脓器,可有效解决在治疗体表脓疮手术中极易出现的术野模糊不清、污染衣物及周围环境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盘部分和抽吸部分,吸盘部分由吸盘和吸盘上的进气进液孔构成,抽吸部分由外壁上有刻度的透明活塞筒和透明活塞筒内装的抽吸装置,抽吸装置是由推拉杆及一端上的手柄、另一端上的圆形活塞构成,圆形活塞的直径同透明活塞筒的内径相等,与透明活塞筒内壁紧密接触,手柄装在伸出透明活塞筒外的推拉杆的端部上,与推拉杆构成一体结构,活塞筒外壁上的近吸盘端开有排脓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效果好,在手术过程中的术野更加清晰,且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局部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包括吸盘部分和抽吸部分,吸盘部分由吸盘1和吸盘1上的进气进液孔3构成,抽吸部分由外壁上有刻度7的透明活塞筒4和透明活塞筒4内装的抽吸装置,抽吸装置是由推拉杆6及一端上的手柄8、另一端上的圆形活塞5构成,圆形活塞5的直径同透明活塞筒4的内径相等,与透明活塞筒4内壁紧密接触,手柄6装在伸出透明活塞筒4外的推拉杆6的端部上,与推拉杆6构成一体结构,活塞筒4外壁上的近吸盘1端开有排脓孔2。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进气进液孔3外壁上装有对应的第一密封盖3a,排脓孔2外壁上装有对应的第二密封盖2a。
所述的推拉杆6的长度等于活塞筒4上端口到排脓孔2的距离。
所述的吸盘1为橡胶制成的喇叭形,其敞口外直径大于活塞筒的外直径。
所述的透明活塞筒4,内径为40-50mm或为50mL注射器的圆筒。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闭合排脓孔、进气进液孔,把吸盘置于脓肿孔(切开或穿刺孔)处,外抽推拉杆使活塞筒内产生负压,抽吸脓液,从刻度处观察抽吸脓液量,及时从排脓孔另用注射器抽吸脓液,然后从进气进液孔推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创面,从排脓孔抽吸脓液及冲洗液。操作完毕,从进气孔注入气体,使负压变为正压,从而使吸盘取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效果好,有效使得输术野清晰,且清洁卫生,解决了交叉感染的问题,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