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皮肤滚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259.7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世峰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L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皮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皮肤滚针。
背景技术
经皮给药是皮肤科、美容科的常用治疗方法,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常规涂抹、包封、沐浴、熏蒸等,为了提高皮肤给药的效果,公告号为CN 202761912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皮肤滚针,该装置在使用时虽然提高了给药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破皮针虽然可以刺穿表皮的皮肤,但是在穿刺过程中无法对破皮针进行消毒,从而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2、在治疗过程中破皮针只能起到简单的破皮作用,无法在破皮后紧接着进行给药,从而降低了给药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皮肤滚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皮肤滚针,包括滚筒、破皮针和握柄,其中在所述滚筒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与所述握柄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底部固定设有挤压块,在所述滚筒内壁上设有药液层,所述破皮针呈中空式结构,在所述破皮针上设有药液孔,当破皮针刺穿皮肤后,药液可以通过破皮针立即进入患者皮肤内,从而提高了皮肤给药的效果,在所述滚筒外设有罩体,在所述罩体内设有若干消毒灯,所述罩体与所述握柄固定连接。
所述握柄呈中空式结构,在所述握柄底部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末端与所述药液层连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随时补充药液层上的药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滚筒的转动消毒灯可以对破皮针进行很好的消毒处理,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情况;2、在治疗时,在破皮针刺穿皮肤的同时,药液就会立即通过药液孔到达病变处,从而增加了给药的效果,使得药液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破皮针与滚筒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皮肤滚针,包括滚筒1、破皮针3和握柄8,其中在所述滚筒1内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两端与所述握柄8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4底部固定设有挤压块41,在所述滚筒1内壁上设有药液层2,所述破皮针3呈中空式结构,在所述破皮针3上设有药液孔31,当破皮针3刺穿皮肤后,药液可以通过药液孔31立即进入患者皮肤内,从而提高了皮肤给药的效果,在所述滚筒1外设有罩体6,在所述罩体6内设有若干消毒灯7,所述罩体6与所述握柄8固定连接。
所述握柄8呈中空式结构,在所述握柄8底部设有导液管5,所述导液管5的末端与所述药液层2连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随时补充药液层2上的药液。
其工作原理是: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通过握柄8来推动滚筒1在患者皮肤上滚动,当破皮针3与皮肤接触时可以刺穿患处的皮肤,在破皮针3跟随滚筒1转动到罩体6内时,位于罩体6内的消毒灯7就可以对破皮针3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进而保证了破皮针3的干净卫生,在推动滚筒1转动时,药液会通过导液管5流到药液层2上,当药液层2跟随滚筒1转动到最底端时,此时位于滚筒1外的破皮针刺穿患处皮肤,而位于滚筒1内的药液层2受到挤压块41的挤压,使得药液层2内的药液被挤出,被挤出的药液流入破皮针3内,然后通过药液孔31涂抹到到患处皮肤上,从而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世峰,未经吕世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开花膨胀按摩装置
- 下一篇:儿童肺部理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