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9204.0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艾善雄;张永桥;邓风国;戚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丝 乳酸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乳酸作为一种新型仿真丝材料,通过纺丝后替代真丝,性能优越,并被市场所接受,但因其圆形截面形状和特性与真丝有差异,导致存在以下问题:1、光泽亮度不如真丝;2、吸收排汗性效果不如真丝;3、丝鸣效果不明显。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真丝般的光泽,优良的吸湿排汗及真丝般的丝鸣效果等特点的仿真丝聚乳酸纤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其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形成三角形,任意两面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1-5微米的圆弧,任意两面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任意其中一面的顶点的长度为1-5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计的仿真丝聚乳酸纤维,比现有聚乳酸纤维更具穿着舒适性,更优越的光泽和良好的丝鸣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第一面,(2)第二面,(3)第三面,(4)第一圆弧,(5)第二圆弧,(6)第三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其具有第一面1、第二面2和第三面3,所述第一面1、第二面2和第三面3形成三角形,第一面1与第二面2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1微米的第一圆弧4,第二面2与第三面3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1微米的第二圆弧5,第三面3与第一面1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2微米的第三圆弧6,第一面1与第二面2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一面1、第二面2的顶点的距离为2微米,第二面2与第三面3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二面2、第三面3的顶点的距离为2微米,第三面3与第一面1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三面3、第一面1的顶点的长度为3.5微米。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其具有第一面1、第二面2和第三面3,所述第一面1、第二面2和第三面3形成三角形,第一面1与第二面2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3微米的第一圆弧4,第二面2与第三面3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3微米的第二圆弧5,第三面3与第一面1之间向内凹陷一个半径为3微米的第三圆弧6,第一面1与第二面2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一面1、第二面2的顶点的距离为4微米,第二面2与第三面3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二面2、第三面3的顶点的距离为4微米,第三面3与第一面1所在直线的交点距离第三面3、第一面1的顶点的长度为4微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即尖端具有沟槽的三角形的仿真丝聚乳酸纤维,其沟槽的设计,使其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功能,穿着更为舒适;其三角形截面的纤维具有优越的反光特性,使得纤维具有优异的光泽,其同时具有三角形和沟槽结构,使得纤维有特殊的丝鸣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变形。总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做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他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烨和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9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