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防雷插座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9166.9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卓越;史向平;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维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2H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430312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防雷 插座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单相防雷插座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器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居民对家用电器使用的安全性也随之提高,对网络、移动通信等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常常出现不是因为电器设备的性能所引起的设备故障,而是因为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使用的电源出现浪涌脉冲、以及雷电所引起的损坏,但是目前的排型防雷插座存在体积大,不便于安装、以及不能根据使用的数量针对性地选择使用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单相防雷插座模块,其包括电极N、电极L、电极PE、插板、PE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L极接线端子、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电路板组件,电极N、电极L、电极PE分别与插板连接,PE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L极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极N、电极L、电极PE连接,电路板组件的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极N、电极L、电极PE电性连接,插板、电路板组件均卡装在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对扣连接的壳体内,在壳体一、壳体二底部配有导轨卡扣。
进一步地,电路板组件包括LED指示电路、放电电路、瞬变电压吸收电路,LED指示电路与瞬变电压吸收电路并联连接,放电电路一端与LED指示电路和瞬变电压吸收电路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瞬变电压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其一端与N极连接,另一端与L极连接;放电电路包括GDT放电管,其一端与N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LED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LED,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LED、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依次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采用了放电电路、瞬变电压吸收电路,能有效吸收来自电源系统的电涌脉冲,确保电器在恶劣环境下和多雷地区的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单独的模块化结构,可以任意选择模块安装数量,有效克服了排型防雷插座为多级整体式结构存在的局限,LED指示电路还可有效监测插座保护功能的有效性,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可以采用导轨有针对性地选择插座模块数量,便于空间布局,安装美观,亦可多级拼装,避免了排型防雷插座在机房和基站等取电使用中的浪费和繁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板与各电极连接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板与各电极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电极N、2 电极L、3 电极PE、4 插板、5 PE极接线端子、6 N极接线端子、7 L极接线端子、8 壳体一、9 壳体二、10 壳体三、11 电路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
如附图1、如图2所示,该单相防雷插座模块包括电极N1、电极L2、电极PE3、插板4、PE极接线端子5、N极接线端子6、L极接线端子7、壳体一8、壳体二9、壳体三10、电路板组件11,首先将电极N1、电极L2、电极PE3分别安装在插板4上,其次将PE极接线端子5、N极接线端子6、L极接线端子7分别对应安装在电极N(1)、电极L2、电极PE3上,再次将电路板组件11的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极N1、电极L2、电极PE3电性连接,插板4、电路板组件11均卡装在壳体一8、壳体二9、壳体三10对扣连接的壳体内,在壳体一8、壳体二9底部配有导轨卡扣,这样就完成了单相防雷插座模块的组装;更为具体的,电路板组件11包括LED指示电路、放电电路、瞬变电压吸收电路,LED指示电路与瞬变电压吸收电路并联连接,放电电路一端与LED指示电路和瞬变电压吸收电路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瞬变电压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其一端与电极N1连接,另一端与电极N1连接;放电电路包括GDT放电管,其一端与电极N1连接,另一端接电极PE3;LED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LED,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LED、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依次串联连接,电路板组件11的上述电路设计有效吸收来自电源系统的电涌脉冲,确保电器在恶劣环境下和多雷地区的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导轨卡扣,可以实现模块插座组合安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合需要的模块插座,以便浪费不必要的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维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维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9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欧式电缆分支箱带电连接构件
- 下一篇:一种防反插的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