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线圈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225.9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易恭才;陈坤桂;肖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圈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54通用单项串激电动机,通常不使用线架,而是通过人工绕线,人工嵌线,手工接引线包胶纸,焊锡的方式生产。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不断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线圈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外框架、及在所述外框架内侧相对的两个位置一体成型的内框架,每个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之间形成两个用于绕线的容纳部,所述外框架向上一体延伸形成有四个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碳刷接线片与电机引线的母端子。
所述内框架为内径小于外框架的一段弧形结构,所述内框架的端部形成有卡部,所述端子槽是自所述外框架对应所述四个容纳部的位置处向上一体延伸形成的。
所述母端子包括设有插置腔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柄部,所述主体部的插置腔的一侧向外撕裂形成第一倒刺,所述主体部的插置腔的另一侧向内撕裂形成第二倒刺。
所述母端子的主体部插入所述外框架上的端子槽内,所述母端子的向外撕裂的第一倒刺卡持于所述端子槽内。
所述电机线圈架在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之间的容纳部上通过自动机缠绕形成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持有两个电机线圈架,所述两个电机线圈架固定于位于所述两个电机线圈架之间的金属外壳上,所述定子线圈的定子引线分别自动焊接于所述母端子上。
所述碳刷接线片的端部插入所述母端子的插置腔内,所述插置腔一侧向内撕裂形成的第二倒刺卡扣所述碳刷接线片的端部。
所述电机引线分别铆接于公端子上,所述公端子插入所述母端子的插置腔内,所述插置腔一侧向内撕裂形成的第二倒刺卡扣所述公端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自动机将线圈缠绕于电机线圈架上,降低了人工绕线的大量成本,同时,电机线圈架上设置的端子槽容纳母端子,使所述电机引线、及碳刷接线片可直接插置于所述母端子上,降低了电机接线复杂度,提升了接线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电机线圈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电机线圈架的母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电机线圈架的母端子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电机线圈架固定线圈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电机线圈架应用于电机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电机线圈架10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外框架11、及在所述外框架11内侧相对的两个位置一体成型的内框架12。所述内框架12为内径小于外框架11的一段弧形结构,所述内框架12的端部形成有卡部14,每个内框架12与所述外框架11之间形成两个容纳部13。所述外框架11在对应所述四个容纳部13位置处向上一体延伸形成有端子槽15。
所述端子槽15上安装有母端子40,所述母端子40包括设有插置腔42的主体部41、及自所述主体部41向上延伸形成的柄部45,所述主体部41的插置腔42的一侧向外撕裂形成第一倒刺43,所述主体部41的插置腔42的另一侧向内撕裂形成第二倒刺44。所述母端子40的主体部41插入所述外框架11上的端子槽15内,所述母端子40的向外撕裂的第一倒刺43卡持于所述端子槽15内以卡扣所述母端子40于所述端子槽15内。
请参阅图4、图5所示,所述电机线圈架10在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内框架12之间的容纳部13上通过自动机缠绕形成有定子线圈20,所述定子线圈2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持有两个电机线圈架10,所述两个电机线圈架10固定于位于所述两个电机线圈架10之间的金属外壳30上。所述定子线圈20的定子引线21分别自动焊接于所述母端子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