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048.4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021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红外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计量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燃气表的计量精度会受到温度和燃气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燃气表中多设有红外接口电路,但是现有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多为持续供电检测,对于燃气表来说,尤其是采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燃气表来说,这无疑造成电源的浪费,不利于燃气表的工作,同时红外接口电路的检测精度也对测量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燃气表红外接口电路持续供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控制开关的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
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红外传输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红外传输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红外传输电路的电源;所述红外传输电路具有接收端口及发送端口,并通过所述接收端口、发送端口与燃气表的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一MOS管和第一电阻;并联设置的第一MOS管及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为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同时与第一三极管的集极、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射极接地,同时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来自燃气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输电路包含有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所述光敏三极管用于接收红外信号,其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极同时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红外传输电路的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极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同时其还与第四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红外传输电路的发送端口及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同时其还通过第五电阻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射极通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同时其还通过第六电阻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敏三极管为NPN型光敏三极管。
优选的,所述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可根据需要控制红外接口电路的电源通断,从而在保证必要红外传输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省系统电源,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采用了灵敏度更高的红外传输器件(如NPN型光敏三极管),提高了系统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传输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燃气表红外接口电路持续供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控制开关的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2和红外传输电路1,所述电源控制电路2与红外传输电路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红外传输电路1的电源;所述红外传输电路1具有接收端口infrared_RX及发送端口infrared_TX,并通过所述接收端口infrared_RX、发送端口infrared_TX与燃气表的控制器连接, 接收端口infrared_RX用于将所述红外传输电路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燃气表控制器,发送端口infrared_TX用于接收燃气表控制器的反馈信息。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一MOS管M1和第一电阻R1;并联设置的第一MOS管M1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为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V-IRED;所述第一MOS管M1的控制端同时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射极接地,同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用于接收来自燃气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Ired_POW_CO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防冻湿式水表
- 下一篇:一种非满管流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