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6949.1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普创电子有限公司;万高(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5 | 分类号: | H02H7/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源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用电设备没有单独的能耗监测装置,家庭或者企业的用电设备的能耗监测主要通过电能表进行记录。随着用户对各用电设备的用电监测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能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电能表无法通过对用电设备的能耗监测,在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或者用电设备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控制用电设备断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模块,通过对用电设备的能耗监测,在不需要使用用电设备或者用电设备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控制用电设备断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模块,包括:
与电网零线连接的电压采样电路,所述电网零线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与电网火线连接的第一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网火线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与所述电网零线和所述电网火线连接的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
与所述电网零线连接的第二电流采样电路;
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以及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连接的单片微型计算机MCU;
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端和所述单片微型计算机MCU输出端连接的继电器被控制电路;
其中,用电设备与所述继电器被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一接地端与所述单片微型计算机MCU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微型计算机MCU还包括:
与外部系统连接的,用于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交互端。
优选的,所述数据交互端包括:
与所述外部系统的数据接收线连接的,用于发送所述用电设备能耗数据的数据发送端。
与所述外部系统的数据发送线连接的,用于接收所述外部系统数据的数据接收端。
优选的,所述数据交互端为UART通讯接口。
优选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还包括:
第二电源端和第二接地端;
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端与外部系统连接,用于为所述外部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为锰铜分流器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流采样电路为电流互感器方式。
优选的,所述电压采样电路为电阻分压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电源模块,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第二电流采样电路、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单片微型计算机MCU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其中,单片微型计算机MCU通过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第二电流采样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的数据进行功率的计算,以实现对用电设备的能耗的监测和检测用电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被控制电路实现对用电设备通电和断电的控制。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源模块不仅能够实现对用电设备能耗的监测,而且还能在用电设备漏电的情况下,实现对用电设备的通电和断电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电源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电源模块。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智能电源模块,包括:
与电网零线连接的电压采样电路,所述电网零线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与电网火线连接的第一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网火线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与所述电网零线和所述电网火线连接的交流-直流转换电路AC-DC;
与所述电网零线连接的第二电流采样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普创电子有限公司;万高(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普创电子有限公司;万高(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6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安全预警电路
- 下一篇:电动葫芦的电机过流和缺相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