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399.1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夕山;刘诗模;朱烨;刘芹;丁泽俊;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H01G4/005;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820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50 kv 以上 脉冲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容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
背景技术
脉冲电容器是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与电容器纸作为介质,利用铝箔作为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形成电容器元件,用真空浸渍处理形成电容器。目前电容器使用寿命通常为一万次,其内部元件结构通常为两种,一种是凸箔式结构,第二种是隐箔式结构。
凸箔式元件结构主要采用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与电容器纸作为介质,铝箔作为极板,介质与极板交替铺设,并卷曲形成电容元件。其中,一个极板左端面突出介质的左端面,右端面隐于介质内;另一极板的左端面隐于介质内,右端面突出介质右端面。而隐箔式元件结构则是采用两个极板左右两端面均隐于介质内,极板通过金属引线片引出的结构形式。
此两种元件结构缺点是:极板铝箔在生产过程中,铝箔边缘会存在非常细小的毛刺,在铝箔边缘附近存在着极不均匀的电场,其场强具有非常大的垂直分量和切线分量;当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在电极边缘产生电晕放电,破坏电容器介质,最后发展为介质击穿,电容器损坏,从而影响电容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脉冲电容器中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有效提高脉冲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包括壳体、盖体、电容芯体、绝缘套管和高压接线柱,高压接线柱固定于绝缘套管内,绝缘套管贯穿盖体并与盖体固定,盖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接线板,电容芯体主要由交替铺设的介质层与两侧分别向内翻折形成折边结构的极板层卷曲而成;电容芯体端面设置有与极板层相连的引线片,高压接线柱通过高压连接线与电容芯体的对应引线片连接,盖体下表面通过低压连接线与电容芯体的对应引线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套管的表壁设置有外凸缘,盖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环座,绝缘套管的表壁还套有金属压环,绝缘套管的外凸缘位于金属压环和金属环座之间,连接螺栓穿过金属压环与金属环座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套管上端设置有能穿过高压接线柱的通孔,高压接线柱为倒T形结构,高压接线柱从绝缘套管内经通孔穿出,并在穿出部位设置有高压出线螺母与高压接线柱螺纹连接;绝缘套管的上端部还设置有将高压出线螺母笼罩的均压罩。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套管的表壁设置有12-16个棱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通过元件极板铝箔折边结构,改善铝箔边缘附近不均匀的电场,改善铝箔边缘电晕放电,减少其破坏电容芯体的介质能力,从而提高电容器寿命,充放电次数能够达到10万次以上。绝缘套管设置有数量较多的棱边,增大了绝缘套管的沿边爬电距离,提高其耐受电压能力,从而提高绝缘套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脉冲电容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接线柱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容芯体的卷曲状态图。
图中标记:1-壳体,2-电容芯体,2a-引线片,2b-介质层,2c-极板层,3-高压连接线,4-低压连接线,5-绝缘套管,5a-外凸缘,5b-棱边,6-高压接线柱,7-低压接线板,8-盖体,9-金属环座,10-金属压环,11-连接螺栓,12-均压罩,13-出线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50kV以上的脉冲电容器,包括壳体1、盖体8、电容芯体2、绝缘套管5和高压接线柱6,高压接线柱6固定于绝缘套管5内,绝缘套管5贯穿盖体8并与盖体8固定,具体地,绝缘套管5的表壁设置有外凸缘5a,盖体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环座9,绝缘套管5的表壁还套有金属压环10,绝缘套管5的外凸缘5a位于金属压环10和金属环座9之间,连接螺栓11穿过金属压环10与金属环座9螺纹连接。盖体8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低压接线板7。壳体1和盖体8均采用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绵竹西南电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励磁鼓形分接开关的齿轮操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脉冲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