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的拉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099.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付炽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拉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模具的拉出机构。
背景技术
如附图1-图2所示的产品,其端部有二个紧挨着的半环结构:第一半环结构1的端部斜朝上设置,要水平方向出模;第二半环结构2的端部水平或斜朝下设置,相对于第一半环结构1的出模角度要摆过32度后出模。这种产品在出模的模具布置上,一是空间不够大,二是加工复杂,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生产效率高的模具的拉出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模具的拉出机构,包括成型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产品,其结构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斜导柱的一端与上模相接,第一滑块滑动的设置在下模上,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斜插孔,斜导柱的另一端插装在斜插孔中,
第二滑块滑动的设置在下模上,斜凸台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斜凸台插装在定位槽中,
行程挡块设置在下模上,拉杆的一端穿过行程挡块后与第一滑块相接,反拉弹簧压接在拉杆的另一端与行程挡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斜面,第二滑块滑动的设置在斜面上。
进一步,所述斜面的倾角范围为30~40度。
进一步,所述斜面朝上设置。
进一步,所述斜插孔的轴线方向与定位槽的中心线方向呈相交结构。
进一步,所述产品的端部设置有紧靠在一起的第一半环结构和第二半环结构,第一半环结构的端部斜朝上设置,第二半环结构的端部水平或斜朝下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半环结构的端部所在切线方向与第一半环结构的端部所在切线方向组成的夹角为30~40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斜导柱的一端与上模相接,第一滑块滑动的设置在下模上,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斜插孔,斜导柱的另一端插装在斜插孔中,第二滑块滑动的设置在下模上,斜凸台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斜凸台插装在定位槽中,行程挡块设置在下模上,拉杆的一端穿过行程挡块后与第一滑块相接,反拉弹簧压接在拉杆的另一端与行程挡块之间;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就能很快的定位产品,并能在产品成型后,很快的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产品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合模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模时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组装后横向翻转180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半环结构,2为第二半环结构,3为上模,4为下模,4.1为斜面,5为反拉弹簧,6为行程挡块,7为导柱,8为第一滑块,8.1为斜插孔,8.2为定位槽,9为第二滑块,9.1为斜凸台,10为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3-图6,本模具的拉出机构,包括成型于上模3和下模4之间的产品20,还包括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斜导柱7的一端与上模3相接,第一滑块8滑动的设置在下模4上,第一滑块8上设置有斜插孔8.1,斜导柱7的另一端插装在斜插孔8.1中,第二滑块9滑动的设置在下模4上,斜凸台9.1设置在第二滑块9上,第一滑块8上设置有定位槽8.2,斜凸台9.1插装在定位槽8.2中。行程挡块6设置在下模4上,拉杆10的一端穿过行程挡块6后与第一滑块8相接,反拉弹簧5压接在拉杆10的另一端与行程挡块6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斜面4.1,第二滑块9滑动的设置在斜面4.1上。
所述斜面4.1的倾角范围为30~40度。
所述斜面4.1朝上设置。
所述斜插孔8.1的轴线方向与定位槽8.2的中心线方向呈相交结构。
所述产品20的端部设置有紧靠在一起的第一半环结构1和第二半环结构2,第一半环结构1的端部斜朝上设置,第二半环结构2的端部水平或斜朝下设置。
所述第二半环结构2的端部所在切线方向与第一半环结构1的端部所在切线方向组成的夹角为30~40度。在实际操作时,应该根据第一半环结构1和第二半环结构2的具体结构来选择最佳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零为整的连接器灌封夹具
- 下一篇:顶针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