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压锅炉穿炉墙管道密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639.6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4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傅远雄;蔚鹏飞;南补连;尹立新;师诚;赵智辉;赵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锅炉 穿炉墙 管道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密封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压锅炉穿炉墙管道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余热锅炉为正压锅炉的一种,被发电厂等广泛使用,余热锅炉为直接利用烟气,锅炉内部烟气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导致烟气外漏。传统锅炉为负压锅炉,外界大气压力高于负压锅炉内部压力,这样,外界空气进入炉膛,不存在上述问题。正压锅炉的穿炉墙管道因需要膨胀,不能完全密封,故需要在锅炉炉墙与穿炉墙管道之间留有缝隙,正压锅炉工作过程中,锅炉内部高温烟气就会从该缝隙泄漏,这样会造成该缝隙处的穿炉墙管道、炉墙和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出现超温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上述高温烟气泄漏导致的超温现象,多采用增加炉墙保温隔热层等密封方式来解决,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压锅炉穿炉墙管道密封系统,用以防止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炉墙与穿炉墙管道之间的缝隙泄露导致的超温现象,该密封系统包括:风腔、风道和引风机;其中,
风腔为一空腔,设置在锅炉炉墙外侧、锅炉炉墙与穿炉墙管道之间的缝隙口处,风腔通过缝隙与锅炉连通;
风道的一端与风腔连通;
引风机设置在风道的另一端,用于通过风道,将风腔内的、通过缝隙泄漏的高温烟气引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系统还包括:
第一密封腔,贴合在穿炉墙管道外表面、风腔远离锅炉炉墙的一端,用于将风腔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系统还包括:
第二密封腔,贴合在位于锅炉炉墙内侧的、穿炉墙管道外表面、锅炉炉墙与穿炉墙管道之间的缝隙口处,用于将缝隙口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系统还包括:
风压测量装置,与风腔连接,用于测量风腔内的风压;
风压控制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连接,用于根据风压测量装置测量到的风压,控制引风机的引风量,使风腔内的压力大于等于外界大气压力,小于锅炉内的风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压测量装置为压力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连接,用于当风压测量装置测量到的风压超过预设最大风压时,发出警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锅炉炉墙与穿炉墙管道之间的缝隙处设置风腔,采用引风机通过风道,将风腔内的、通过缝隙泄漏的高温烟气引出,被引出的高温烟气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也可以被引去烟囱后,再与烟囱中的烟气一起回收再利用,这样该缝隙处的穿炉墙管道、炉墙和周围的环境不存在超温现象,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能源利用率,也保证了锅炉稳定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压锅炉穿炉墙管道密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压锅炉穿炉墙管道密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密封系统包括:风腔1、风道2和引风机3;其中,
风腔1具有一空腔,设置在锅炉炉墙10外侧、锅炉炉墙10与穿炉墙管道9之间的缝隙11口处,风腔1通过缝隙11与锅炉连通;
风道2的一端与风腔1连通;
引风机3设置在风道2的另一端,用于通过风道2,将风腔1内的、通过缝隙11泄漏的高温烟气引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在锅炉炉墙10与穿炉墙管道9之间的缝隙口处设置风腔1,采用引风机3通过风道2,将风腔1内的、通过缝隙11泄漏的高温烟气引出,被引出的高温烟气(图1中从引风机3出来的箭头所示)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也可以被引去烟囱后,再与烟囱中的烟气一起回收再利用,这样该缝隙11处的穿炉墙管道9、炉墙10和周围的环境不存在超温现象,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能源利用率,也保证了锅炉稳定安全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系统还包括:
第一密封腔4,贴合在穿炉墙管道9外表面、风腔1远离锅炉炉墙10的一端,用于将风腔1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耐磨涂层的PE给水管
- 下一篇:一种控制电线走向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