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499.2 | 申请日: | 2015-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育林;冶海平;王平;孙保磊;张庆琴;张志胜;燕千祥;贾忠军;王淑清;朱明慧;戴强;寇仲漪;谈生磊;张涵如;牟霞;段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600 青海省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监测器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检测方法是在停电状态下实现的,通常采用电容器脉冲冲击电流法,将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的冲击电流波作用于检测器上,若其计数器动作正常,则说明记数功能良好,否则应进一步检查。
当避雷器在线检测器数据异常时,一般情况下检测器内部机械、内部绝缘、底座绝缘等部件损坏的几率很大,因此要在带电情况下快速判断数据异常是检测器异常引起的还是避雷器异常引起的是非常必要的。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发明适用的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避雷器在线检测器数据异常而导致停电检测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包括直流充电电池、充电限流电阻、整流二极管、充电电容、电压表、阻尼电阻、避雷器、电压放大器、电流输出模块、电流输出端、冲击电流输出端、测试电流输入端、避雷器检测器端子,所述直流充电电池经所述电压放大器升压后通过所述充电限流电阻、所述整流二极管对所述充电电容进行充电,所述电压表连接所述充电电容的两端,所述阻尼电阻的一端与充电电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击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与一个接地的毫安表连接,所述测试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模块的两输入端与所述直流充电电池的两端连接,所述避雷器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可现场检测带电校验避雷器检测器是否故障,使用方便灵活,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包括直流充电电池1、充电限流电阻2、整流二极管3、充电电容4、电压表5、阻尼电阻6、避雷器7、电压放大器8、电流输出模块9、电流输出端10、冲击电流输出端11、测试电流输入端12、避雷器检测器端子13,其中所述直流充电电池1经所述电压放大器8升压后通过所述充电限流电阻2、所述整流二极管3对所述充电电容4进行充电,所述电压表5连接所述充电电容4的两端,所述阻尼电阻6的一端与充电电容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冲击电流输出端11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0与一个接地的毫安表连接,所述测试电流输入端12与所述电流输出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模块9的两输入端与所述直流充电电池1的两端连接,所述避雷器7接地。
进一步地,当所述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的工作模式为计数动作校验工作模式时,所述冲击电流输出端11与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计数器输入端连接,所述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接地端连接至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接地扁铁处。
进一步地,当所述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电流校验工作模式时,将所述避雷器7的全电流短接测试电流输入端12,所述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接地端连接至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接地扁铁处。
进一步地,当所述避雷器监测器校验装置的工作模式为停电共工作模式时,将所述电流输出端10与避雷器在线检测器输入端连接,所述避雷器监测校验装置接地端连接至避雷器在线检测器的接地扁铁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