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3301.9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樊向阳;曹一峰;周宇;梁军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阻力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
背景技术
试桩的设计是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桩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桩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桩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桩基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桩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二是根据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且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杂填土不能及时外运,所以根据静载报告进一步确定地基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场地环境、地质以及施工工艺等的影响,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普遍存在高差,使得实际桩长大于设计桩长,而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长与地基接触会产生摩擦阻力,而这部分摩擦阻力并不包含在单桩竖向承载力中,且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高差越大,桩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对整个试桩侧阻力的贡献越大,此时正确估算出实际的侧阻力难度也越大。桩位处上部存在的砖渣等建筑垃圾孔隙率大,易出现塌孔,可能会出现扩径现象,造成承载力大幅提高。故在施工中如果能排除桩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的影响对提高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结果的精确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较小桩身和基底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包括桩身和桩尖,所述桩尖设置于所述桩身的下方,并与所述桩身机械连接,所述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边缘1-5cm,所述桩身的外侧壁具有向内表面凹陷的条形凹槽,以减小侧摩阻力。
优选的,所述桩尖结构为圆锥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桩尖的材质为钢材。
优选的,所述预制桩为管桩或方桩。
优选的,所述桩身具有圆柱形的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所述桩身的横截面边缘3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桩身下方设有桩尖,桩尖的顶部边缘大于桩身的横截面边缘预设距离,由于桩尖的顶部横截面大于桩身的横截面,使桩身的在压入过程中,减少桩身和地基之间的侧摩阻力,进一步的,还可在桩身的外侧壁设置向内表面凹陷的条形凹槽,以减小侧摩阻力;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结构简单,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
[图中附图标记]:
10. 桩身, 20.桩尖,30. 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静压管桩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包括桩身10和桩尖20,桩尖20设置于桩身10的下方,并与桩身10机械连接,桩尖20的顶部边缘大于桩身10的横截面边缘1-5cm。为了进一步减小侧摩阻力,桩身10的外侧壁具有向内表面凹陷的条形凹槽3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桩尖20结构为圆锥形或圆柱形,桩尖20的材质优选为钢材。桩身10可为管桩或方桩,桩身10具有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其中,桩尖20的顶部边缘优选大于桩身10的横截面边缘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3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
- 下一篇: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水平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