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995.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辛崇飞;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市华业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6B3/66;E06B3/67;E04D1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玻两腔 隔热 保温 中空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舒适度、节能性、功能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筑业要突破建筑节能、绿色建材、着力使用先进建筑材料。2014年由中国建筑与工业玻璃协会组织起草的《建筑用节能玻璃技术规范》明确提出建筑玻璃对隔热、保温的技术要求。据统计,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而通过玻璃门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建筑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2倍。2013年全国通过门窗耗散能耗约2亿吨标煤。门窗为建筑物的外围开口部位,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关键,玻璃的热阻比墙体低3-10倍,是建筑围护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对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存在夏季空调制冷、冬季采暖的双重要,求采用普通玻璃时建筑能耗必将大幅度增加,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现有建筑的玻璃幕墙大多采用内外两片玻璃制成的中空玻璃,至多是在玻璃的空腔面上镀上低辐射膜,其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已经不能满足高端用户的要求。当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使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来实现玻璃门窗节能。目前,国内外的中空玻璃市场主流还是单银中空玻璃或者双银Low-E镀膜中空玻璃。单银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透过率在20%~75%间可调,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75~1.90W/(m2·℃)之间,遮阳系数在0.20~0.75间可调。双银Low-E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透过率在20%~75%间可调,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55~1.70W/(m2·℃)之间,遮阳系数在0.20~0.65间可调。目前,国内外的单腔中空玻璃在节能技术指标传热系数上达到了瓶颈,U值一般只能达到1.65~1.8W/(m2·℃)。即使目前最先进的三银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单腔、单Low-E膜)的传热系数U值一般在1.51~1.68W/(m2·℃)之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具有极低的传热系数,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比高,较高光热比,极低的太阳能红外热量透射比,最佳的保温性能,无论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都能起到非常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包括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和间隔条,其中,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依次排列,所述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设置有间隔条,并通过丁基胶与间隔条粘接在一起,所述间隔条外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连接后的外层玻璃和中层玻璃、中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各形成一个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设有一层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外层玻璃朝向中空腔的内表面镀有低辐射膜,中层玻璃朝向室内面镀有一层低辐射膜,内层玻璃朝向室内面为保温型低辐射镀膜。
所述低辐射镀膜为单银低辐射膜或双银低辐射膜或三银低辐射膜。
所述中空腔内充有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或氙气。
所述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膜是通过喷涂工艺涂覆在玻璃表面,经过钢化处理后获得锐钛矿型,加热温度为680℃~750℃,烧结后获得厚度为100nm~300nm的膜。
所述密封胶可以是硅酮密封胶或者是聚硫密封胶。
所述间隔条可以是内部充有分子筛干燥剂的铝间隔条或是不锈钢间隔条或者是暖边间隔条。
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厚度是6mm~15mm,外层玻璃、中层玻璃、内层玻璃相互之间的空腔的厚度是6mm~32mm,所述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总体厚度范围是30mm~108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玻两腔隔热保温型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保温性能、自清洁功能,是一款特别适用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玻璃产品,可作为“被动房”、公共建筑外幕墙、门窗和采光顶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市华业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市华业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幕墙连接结构的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扣入式隔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