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熔覆用吹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459.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澹台凡亮;苏伦昌;宋其伟;何建群;任燕;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2712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熔覆用 吹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熔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熔覆用吹气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是指在激光束作用下将合金粉末或陶瓷粉末与基体表面迅速加热并熔化,光束移开后自激冷却形成稀释率极低,与基体材料呈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表面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等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
无论是激光表面合金化还是激光熔覆,激光在与物体表面接触时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飞溅物,飞溅物的处理一直是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在工业生产中,工作环境复杂,激光器长时间工作,如果飞溅物落到镜片上,轻者烧坏保护镜片,停机更换保护镜片一方面会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会对熔覆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如多道搭接容易加大裂纹和砂眼的出现概率,也会影响产品的美观,严重的可能会进一步烧坏激光器内部光学器件,更换内部元器件一般需花费大量资金,维修周期也较长,无论从生产效率还是生产成本上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激光熔覆中飞溅物的处理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吹气方式是在光路附近放置一根铜管,该方式在实验室中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铜管吹出的气体覆盖面积小,防飞溅效果比较差,且铜管的固定也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熔覆用吹气装置,增加气体覆盖面积,提高防飞溅效果,安装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熔覆用吹气装置,包括2个气帘、U型卡和连接板,所述2个气帘分别与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卡与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两端均设有通气孔;
所述气帘包括气帘前腔和气帘后腔,所述气帘前腔为长方体,一侧设置有气腔,对侧设置有矩形的出气孔,所述气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所述气帘后腔为“T”型结构,上表面与所述气帘前腔设有气腔的侧面连接,所述气帘后腔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进气孔。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长为10-30mm,宽为2-5mm,高为0.2-0.8mm。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长为20mm,宽为4mm,高为0.5mm。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设于气帘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气帘两侧均设有丝孔,气帘前腔与气帘后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两个通气孔的距离为110-130cm。
进一步,所述两个通气孔的距离为1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矩形出气孔,控制气流方向为水平方向,增大气体覆盖面积,提高防飞溅效果;
2、采用上下两个气帘,对激光镜片双重保护;
3、各部分连接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帘前腔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帘后腔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熔覆用吹气装置,包括2个气帘1、U型卡2和连接板3,所述2个气帘1分别与连接板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卡2与连接板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两端均设有通气孔,所述两个通气孔的距离为110-130cm,最优为120cm,采用上下两个气帘,对激光镜片双重保护;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气帘1包括气帘前腔12和气帘后腔14,所述气帘前腔12为长方体,一侧设置有气腔13,对侧设置有矩形的出气孔11,所述出气孔设于气帘侧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出气孔长为10-30mm,宽为2-5mm,高为0.2-0.8mm,优选地,所述出气孔长为20mm,宽为4mm,高为0.5mm,采用矩形出气孔11,增大气体覆盖面积,气体吹出方向为水平方向,不会出现向上吹的气流带动飞溅物,提高防飞溅效果,所述气腔13与所述出气孔11相连通,所述气帘后腔14为“T”型结构,上表面与所述气帘前腔12设有气腔的侧面连接,所述气帘后腔14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进气孔15,所述气帘两侧均设有丝孔,气帘前腔与气帘后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绝缘阻隔功能的电泳框笼
- 下一篇:磁性靶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