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玻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232424.0 申请日: 2015-04-17
公开(公告)号: CN204498401U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发明(设计)人: 高中明;林和春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5B3/84 分类号: H05B3/84;B32B17/06;B32B33/00;B32B37/00;B32B38/00
代理公司: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代理人: 江平
地址: 2256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玻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玻璃的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光触媒在光照射下,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形成了电子和空穴,与吸附于其表面的O2和H2O作用,生成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其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能破坏有机物中的C-C键、C-H键、C-N键、C-O键、O-H键、N-H键,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与水;同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固化病毒的蛋白质,改变细菌,病毒的生存环境从而杀死细菌、病毒。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污染室内空气的化学物质数量庞大,其中具有神经毒性、肾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引起的二次污染已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因室内环境污染的死亡人数已达280万;国家室内空气检测部门相关统计显示,新装修居室90%以上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活性碳、竹碳、硅藻土等材料常被用来作为空气有害气体的吸附,但由于其吸附能力有限,而只能发挥小的功效。光触媒技术被认为是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首选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一般为多晶膜,主要包括In、Sb、Zn和Cd的氧化物及其复合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其具有禁带宽、电阻率低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反射热镜、气体敏感器件、电阻加热器件等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用于发热,并具有光催化作用的多功能玻璃。

本实用新型在透明玻璃基片上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和光触媒层,在透明导电薄膜上还设置汇流电极层。

将电源与汇流电极层的接线端子连接,就可使透明导电薄膜得电而发热;当光触媒层接受到光照时,其中的媒即可发挥对周边空气的净化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产品完全替代了目前的通用空气净化设备或材料,当需要对空间内进行升温时,接电即可使产品发热,达到供热的效果。

另外,还可在本实用新型产品上制作局部装饰图案,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或标识产品。

本多功能玻璃集成了加热取暖、光触媒和装饰三个功能,可以用于室内环境中,即可以实现加热取暖功能又能够降解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杀菌。

将以上工艺制成的产品以0.2~2mm的间距进行平行排列,并通过各种形式固定形成功能玻璃模组,用于空气净化器、空调和保鲜柜中,发挥加热和降解有害气体和杀菌的功能。

为了提高透明玻璃基片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透明玻璃基片的的两侧分别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就可以形成双面发热的产品。

另外,可将光触媒层设置在透明导电薄膜上。

也可将所述光触媒层直接设置在透明玻璃基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按照2014.7.23公告的CN201410105524.7的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在透明玻璃基片的一面制作负载氟和锑的氧化锡(SnO2:F-Sb)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取得单面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FATO)。

步骤2:将单面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FATO)裁成5cm×30cm规格,经过磨边、清洗并干燥,得到表面洁净的导电玻璃。

步骤3: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铜银浆或导电炭浆印刷到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表面,制作得到汇流电极,并制出两个汇流电极接线端子。

步骤4:采用喷涂或辊涂工艺将光触媒溶胶涂布在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上,然后在60℃的温度环境下固化30分钟。

通过以上工艺制成的产品如图1所示:在透明玻璃基片1的同一侧设置有透明导电薄膜2,在透明导电薄膜2上设置光触媒层3。在透明导电薄膜2上还设置汇流电极层4,在汇流电极层2还设置两个接线端子。

实施例2:

步骤1:按照2014.7.23公告的CN201410105524.7的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在透明玻璃基片的一面制作负载氟和锑的氧化锡(SnO2:F-Sb)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取得单面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FAT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