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176.X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益民;陈文琦;张锦海;郭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周海斌;何朝旭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注射器,尤其是一种麻醉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在临床麻醉注射时通常采用普通的注射器进行麻醉剂注射,然而现有的普通注射器存在以下问题:(1)刻度不够精细,很难精准地控制注射用量;(2)对于需要间歇注射的情况,注射器很难固定,容易因意外碰擦导致注射器脱落;(3)此外,无法避免因外部作用力导致的注射器推杆意外推进或拔出。
经检索发现,目前已经存在很多与麻醉注射器相关的专利,如专利号CN201220702459.2授权公告号CN202932989U名称《硬膜穿刺麻醉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1320050230.X授权公告号CN203029745U名称《新型麻醉针》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1420067316.8授权公告号CN203736627U名称《一种麻醉针》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等。但是,这些专利并未发现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麻醉注射器,最小刻度的间距足够大,便于精准控制注射用量。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麻醉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管以及推杆,推杆位于针管内并与针管构成同轴移动副;针管呈圆柱形,针管的内径
该结构中,在对内径D做出上述限定后,相邻的0.1ml刻度线间距可达2mm以上,从而可以加设更小单位的刻度,便于精准控制注射用量。
优选地,内径D小于0.5cm时,会对注射器的生产和使用造成不便,因此对内径D进一步做出上述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在需要间歇注射时,使注射器推杆能够固定,避免意外推进或拔出。
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针管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件,推杆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卡接件相配的第二卡接件。这样,在间歇注射时,可将推杆与针管固定起来,避免推杆被意外推进或拔出。
优选地,第一卡接件为卡槽,第二卡接件为销片;或者,第一卡接件为销片,第二卡接件为卡槽。
更优选地,卡槽、销片分别沿针管的周向延伸;卡槽、销片所占针管圆周之和小于整个针管圆周。
优选地,第一卡接件有一组,且沿针管轴向分布,第二卡接件有一个;或者,第二卡接件有一组,且沿针管轴向分布,第一卡接件有一个;或者,第一、第二卡接件分别有一组且分别沿针管轴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在需要间歇注射时,使注射器容易固定,避免意外脱落,适应需要间歇注射的情况。
为实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针管、推杆的材质分别为柔性材料。这样,注射器除针头外的部分可根据需要进行弯曲,在需要间歇注射时,可利用医用胶带或固定带将注射器固定在患者身上,从而避免意外脱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针管表面最小刻度的间距足够大,便于精准控制注射用量;能在注射间歇时固定推杆,避免意外推进或拔出;能适度弯曲,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2的B向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麻醉注射器基本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针头1、针管2以及推杆3,推杆3位于针管2内并与针管2构成同轴移动副;针管2呈圆柱形,针管2的内径D满足以下条件
针管2内壁设有一组第一卡接件4,推杆3设有一个与第一卡接件4相配的第二卡接件5。需要说明的是,也可根据情况选择:第二卡接件有一组,且沿针管轴向分布,第一卡接件有一个;或者,第一、第二卡接件分别有一组且分别沿针管轴向分布。
具体而言,第一卡接件4为卡槽4,第二卡接件5为销片5。需要说明的是,也可根据情况选择:第一卡接件为销片,第二卡接件为卡槽。
卡槽4、销片5分别沿针管2的周向延伸;卡槽4、销片5所占针管2圆周之和小于整个针管2圆周。
这样,在完成前一阶段注射后,可旋转推杆3使销片5进入卡槽4,使两者卡接,完成推杆3的固定;在需要进行下一阶段注射时,可旋转推杆3使销片5脱离卡槽4,然后继续注射。
此外,针管2、推杆3的材质分别为柔性材料。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输液护理用手掌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搭扣式防脱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