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灰散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869.7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灰散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粉煤灰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铝、氧化钙、三氧化硫等,这几种成份都可掺入水泥内,对水泥质量有利,因此在灰库卸灰设备中干灰散装机比加湿双轴搅拌机占的份量越来越多。即干灰比加湿灰占有量越来越多。而目前市面上的干灰散装机必须另配一台布袋除尘器才可将干灰装车,必须将流化风与灰分离后,才能排至大气中。在干灰装船时,由于干灰装船机不允许安装布袋除尘器,因此在干灰散装机中带有滤袋除尘器越显得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干灰散装机是从库内将干灰自动输送到干灰散装车辆的设备。目前,改装前的干灰散装机通常包括卸料伸缩体(由多节金属套管组成)、卸料伸缩头、提升机构、除尘器和控制装置,其中,为卸料管,为除尘风道,为除尘电机,散装机支架固定于建筑物楼面底座上;除尘器在其左侧安装有风机;提升机构由动力、减速机、钢丝绳滚轮和行程开关构成,固定于散装机支架上,采用三绳驱动,锥形头体带动卸料伸缩体上下移动;料位计产生信号通过电缆联通至控制柜。
现有技术中的干灰散装机存在如下问题:(1)装车过程中冒灰严重,干扰工作人员视线,易发生溢灰,污染周边环境;(2)卸料伸缩头易产生积灰发生故障,并且装满车后,卸料伸缩头内部大量积灰,提升阻力大,易烧毁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灰散装机,方便装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灰散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中间位置设有下料管,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升降机构和吸尘风机,下料管外侧包裹有吸尘管,吸尘风机与吸尘管相连接,下料管为双节式结构,下料管的上半部分固定在吸尘风机的上端部,升降机构与下料管的下半部分相连接,下料管的出口设有散装头,散装头设有料位计,所述吸尘管的底部与散装头之间设有防尘护罩。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放卷装置和滑轮,滑轮设置在吸尘管处,放卷装置的拉绳穿过滑轮与下料管的下半部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管与底座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散装头设有十字支架,所述料位计设置在十字支架的交叉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散装汽车开到指定位置,使其罐上的进料口为下料头的正下方,开启升降机构将散装头降下,至汽车的下料口,开始下料,吸尘管便于吸尘,防止多余的灰尘散落,避免污染环境。
下料管为双节式结构,不易发生故障,散装头设有料位计,当灰尘达到一定高度,料位计感应到后,停止下料,防止灰漫出,下料管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便于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装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下料管、3--吸尘风机、4--吸尘管、5--散装头、6--料位计、7--防护罩、8--驱动电机、9--放卷装置、10--滑轮、11--拉绳、12--加强筋、13--锥形进料口、14--十字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干灰散装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中间位置设有下料管2,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升降机构和吸尘风机3,下料管2外侧包裹有吸尘管4,吸尘风机3与吸尘管4相连接,下料管2为双节式结构,下料管2的上半部分固定在吸尘风机3的上端部,升降机构与下料管2的下半部分相连接,下料管2的出口设有散装头5,散装头5设有料位计6,所述吸尘管4的底部与散装头5之间设有防尘护罩,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8、放卷装置9和滑轮10,滑轮10设置在吸尘管4处,放卷装置9的拉绳11穿过滑轮10与下料管2的下半部分相连接,吸尘管4与底座1之间设有加强筋12,下料管2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13,散装头5设有十字支架14,所述料位计6设置在十字支架14的交叉处。
散装汽车开到指定位置,使其罐上的进料口为下料头的正下方,开启升降机构将散装头降下,至汽车的下料口,开始下料,吸尘管便于吸尘,防止多余的灰尘散落,避免污染环境。
下料管为双节式结构,不易发生故障,散装头设有料位计,当灰尘达到一定高度,料位计感应到后,停止下料,防止灰漫出,下料管顶部设有锥形进料口,便于下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AOI选焊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叶轮给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