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440.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谭冬海;黄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氧气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氧气袋是用来应急抢救病人的医护设备,氧气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当需要给病人供氧时,将输气管与吸氧罩连通或直接将充气管插入病人的鼻孔内,然后打开阀门,这种氧气袋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所采用的材质没有收缩弹力,在供氧时氧气袋内氧气的压力必须大于大气压,只有这样氧气才能自动供给病人使用,如果氧气袋内氧气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则氧气袋无法自动给病人供氧,必须采用双手挤压的方法才能将氧气输出,使用很不方便。大部分氧气袋是使用不到一半就会丢弃,重新充装氧气,不节约。而且,氧气袋在氧气填充的时候,判断氧气是否充满均是凭个人感觉,这样便存在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充爆氧气袋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可调节收缩弹力,使用方便,同时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充爆发生的氧气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气袋,包括设有封闭内腔的袋体和至少一根弹力束带,所述袋体上设有与所述封闭内腔导通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装有输气阀,所述袋体上装有监测封闭内腔压力的气压报警器,所述弹力束带可绑缚在所述袋体上以提供将封闭内腔中的氧气压出的挤压力。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环绕所述袋体外壁设有若干供所述弹力束带穿过的束带环,所述弹力束带包括两个活动的端头,所述端头上设有连接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扣为魔术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袋体的边缘设有压边,所述袋体在一侧所述压边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束带和袋体分体设置,所述压边上设有供所述弹力束带穿过的过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力束带连接在所述压边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袋体在一侧所述压边上连接收纳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收纳袋上设有可将排空氧气后的袋体收入的袋口以及可收紧所述袋口边缘的弹性绳。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气管的出口端装有可拆卸的盖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袋体内部充入氧气,弹力束带绑缚在袋体上,由于增加了弹力束带,在弹力束带的作用下可以在使用掉一部分氧气后还能给袋体施以压力,方便袋中氧气的排出,从而减轻了护士及家属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增加抢救时间。同时,在袋体上装有气压报警器,在给氧气袋补充氧气时,充到一定容量时气压报警器便会启动报警,提示操作者已充满,从而降低了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充爆氧枕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是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如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袋,包括设有封闭内腔的袋体1和至少一根弹力束带2,所述弹力束带2和袋体1分体设置。所述袋体1上设有与所述封闭内腔导通的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上装有输气阀4,所述输气管3的出口端装有可拆卸的盖帽8。使用本氧气袋时,先将盖帽8取下,将输气管3的出口端与病人的人体供氧管相连,调节输气阀4就可正常供氧了。当不使用氧气袋时将盖上盖帽8,所述袋体1上装有监测封闭内腔压力的气压报警器5,所述弹力束带2可绑缚在所述袋体1上以提供将封闭内腔中的氧气压出的挤压力。环绕所述袋体1外壁设有若干供所述弹力束带2穿过的束带环6,束带环6方便弹力束带2在袋体1上的固定限位。所述弹力束带2包括两个活动的端头,所述端头上设有连接扣21,所述连接扣优选为魔术贴。
所述袋体1的边缘设有压边11,同时,为了方便氧气袋充气后的携带,所述袋体1在一侧所述压边11上设有把手13。从而不管是院前急救或院内病人检查都可用手提着,而不再是抱着。
所述弹力束带2和袋体1可为分体设置,所述压边11上设有供所述弹力束带2穿过的过孔12。当然所述弹力束带2和袋体1可连为一个整体,所述弹力束带2连接在所述压边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未经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静脉输液器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