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枢椎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816.6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杨永强;王迪;宋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枢椎。
背景技术
累及上颈椎的结核、肿瘤等常常严重破坏寰枢椎的重要结构,并压迫脊髓,进而引起瘫痪的严重后果。这类患者需要手术切除病变,并对破坏的结构进行重建和固定,以维持颅颈交界区的结构完整和稳定,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其解剖结构特殊,部位深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其切除和重建手术均是脊柱外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① 手术显露比较困难,要切除寰枢椎病灶,一般需要采用经口咽入路,如果病变范围较大,或重建固定的范围大,则可能需要采用劈开下颌骨等创伤更大的手术入路,而这一手术显露常常需要口腔科的医生配合完成。② 手术操作风险大,寰枢椎的椎管内容纳着高位颈脊髓和延髓,切除病灶需要高超的外科技术,稍有不慎,损伤延髓有瘫痪和死亡的危险。寰枢椎周围还有椎动脉等重要血管,一旦损伤,可导致小脑梗死或死亡的后果。③ 病灶切除后,脊柱结构重建困难。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脊柱内固定器材有后路的椎弓根钉棒,颈椎前路钢板等。但这些固定器材主要针对下颈椎设计,普通的颈椎钛板不适合寰枢椎固定。普通的钛网呈上下一致的圆柱形,也无法满足寰枢椎复杂解剖形状的重建需要。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对钛网等植入物进行改良,并应用于寰枢椎切除后的重建,但改良的植入物应用于该部位手术,仍存在固定困难,形状匹配差,术后内固定失败率高,融合率低等缺陷,难以真正满足复杂手术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容易,形状匹配好,术后内固定失败率低,融合率高,能够满足复杂手术需要的人工枢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枢椎,包括枢椎本体,所述枢椎本体包括可与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形成接触和支撑的冠部和可与第三颈椎上终板形成接触和支撑的体部,所述冠部在所述体部的上方形成向左、右两侧伸出的肩部,所述冠部的顶面形成由肩部到中间逐渐向上隆起的弧面,所述枢椎本体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微孔网格支架,所述空腔在枢椎本体的表面形成多个窗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体部呈柱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体部的底部端面平坦,且呈椭圆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冠部、体部和微孔网格支架为通过3D打印制造的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腔在所述枢椎本体的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形成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人工枢椎手术时,选择合适型号大小的人工枢椎,置入骨缺损区域,人工枢椎在冠部的顶面形成由肩部到中间逐渐向上隆起的弧面,枢椎本体通过所述弧面可与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形成接触和支撑,通过体部的底面与第三颈椎上终板形成接触和支撑,上下两端形成解剖贴合,其支撑和重建稳定性好,避免手术后假体的松动和失败,固定容易,形状匹配好,术后内固定失败率低,融合率高,能够满足复杂手术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是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如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枢椎,包括枢椎本体1,所述枢椎本体1包括可与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形成接触和支撑的冠部11和可与第三颈椎上终板形成接触和支撑的体部12,所述冠部11在所述体部12的上方形成向左、右两侧伸出的肩部13,所述冠部11的顶面形成由肩部13到中间逐渐向上隆起的弧面14,所述体部12呈柱状,所述体部12的底部端面平坦,且呈椭圆形。所述枢椎本体1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微孔网格支架15,所述空腔在所述枢椎本体1的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右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形成窗口,窗口和微孔网格支架15为接触面的骨长入提供支架和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牵引椅的挂片防扭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吸入式麻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