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594.8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学麒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稳固的支撑颈部与头部的头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坐在椅子上休息时,尤其是在飞机上的长途旅程,常因座椅的椅背上并无支撑头部的设计,故睡着时头部常会左摇右晃的,导致无法安稳的休息,为使坐在椅子上休息时较为舒适,市面上遂有用来支撑头部的头枕,请参阅第一图所示,一般的头枕1主要设呈U形,其断面呈近似圆形,于其前方设有一可供颈部套入的开口10,而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该头枕1由开口10套设于使用者的颈部上,凭借头枕1来支撑颈部,然,现有头枕1虽可局部支撑住颈部,但其头部的后方及脸部的左右方并无法稳定的支撑住,故头部仍会后仰而导致颈部酸痛,且左右部位亦无法稳定撑持,头部仍有左、右晃动的虞,故现有的头枕1在使用时,其支撑效果仍无法完全的解决头部晃动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现有头枕在使用上所存在的缺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设有一头枕,该头枕的底面设为平面,该头枕的前部设有一套口,该头枕的两侧相对设有呈弧曲状的侧靠部,该两相对设置的侧靠部的顶部为由内向外呈渐缩状的弧曲面,该头枕的中间部位设有一向该套口凸设的头靠部,该头靠部之内侧面设呈向内凹弧的颈靠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整体结构符合人工学,可稳定的将头部与颈部予以支撑住,使头部不会产生晃动,使用时具有更佳的支撑效果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头枕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现有头枕的使用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头枕;10-开口;2-头枕;20-套口;21-侧靠部;210-弧曲面;22-头靠部;220-颈靠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至图6所示,主要设有一头枕2,该头枕2的底面设为平面,该头枕2的前部设有一套口20,该头枕2的两侧相对设有符合人体工学呈弧曲状的侧靠部21,该两相对设置的侧靠部21的顶部设呈由内向外呈渐缩状的弧曲面210,该头枕2的中间部位设有一向该套口20凸设的头靠部22,该头靠部22的内侧面设呈向内凹弧的颈靠凹面220,如此,即为一头枕结构。
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头枕2由套口20套设于颈部上,使头枕2两侧的侧靠部21得以支撑使用者的颈部,而两侧靠部21上的弧曲面210得以支撑使用者的两侧脸颊,而使用者的后颈部则可以服贴的靠持于头靠部22的颈靠凹面220上,其头部的后脑杓则可靠持于头靠部22上,如此,凭借两侧靠部21及头靠部22的三部位支撑,可稳定的将使用者的颈部及头部予以撑持住;本实用新型其整体结构符合人工学,可稳定的将头部与颈部予以支撑住,使头部不会产生晃动,使用时具有更佳的支撑效果及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到所预期的使用目的与功效,且更较现有者为的理想、实用,只是,上述实施例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而已,此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举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手段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申请专利保护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学麒,未经姜学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