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360.3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深华;陈木贵;邵紫龙;张五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力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又称为充放电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从而能够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其中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作工艺中,就包括涂布、冷压、分条、模切等工序。就现有的工艺技术而言,对锂离子电池极片带的涂布和冷压等处理时,仍无法令其厚度达到完全一致,使得极片带在张力隔离装置走带过程中,其横向截面受到的拉力不一致,造成极片带褶皱,导致测长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张力隔离装置,以保证极片走带过程中,其横向截面受到的拉力一致,避免造成极片带出现褶皱而导致测长不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张力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压辊,所述隔离压辊包括芯轴和气胀压轮,所述芯轴设有气腔及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充气口,所述气胀压轮包括胀紧囊,所述胀紧囊设置于所述芯轴外周,该胀紧囊通过气孔与所述所气腔连通。通过充气口对气腔进行充气,由于胀紧囊通过气孔与气腔连通,因而各个胀紧囊的内部气压一致,从而使得各个胀紧囊与极片带之间的摩擦力一致,进而保证极片带走带过程中其横向截面受到的拉力一致,避免造成极片带出现褶皱和测长不准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胀紧囊放射状均匀排布,使其排布成圆形,便于气胀压轮对极片带进行辊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胀压轮的数量为1~1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胀压轮的数量为2~10个,且等距设置于所述芯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胀压轮的数量为2~10个,且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充气枪,所述充气枪通过充气口对气腔内充气,且使气腔内气压达到设定值,当极片带为阴极极片带时,气腔内气压的设定值为0.2~0.75MPa,当极片带为阳极极片带时,气腔内气压的设定值为0.2~0.5MPa。充气枪是常见的充气设备,使用充气枪对气腔充气,易于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当极片带为阴极极片带时,气腔内气压的设定值为0.4~0.75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配合辊,所述配合辊与所述隔离压辊贴合,工作时,将极片带置于配合辊与隔离压辊之间,使得隔离压辊给极片带提供张力,以保证极片带在走带过程中不会发生褶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配合辊为主动辊,所述隔离压辊为随动辊,将极片带穿入隔离压辊与配合辊之间,所述配合辊作为主动辊提供动力转动,隔离压辊作为随动辊转动并对极片带进行辊压,以对极片带提供张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离压辊为主动辊,所述配合辊为随动辊,将极片带穿入隔离压辊与配合辊之间,所述隔离压辊作为主动辊提供动力转动,配合辊作为随动辊转动,隔离压辊对极片带进行辊压,以对极片带提供张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隔离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收卷轴和过辊,极片带通过辊穿到隔离压辊后,再由收卷轴收卷,由于隔离压辊给极片带提供均匀的张力,使得收卷时极片带不会出现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张力隔离装置,包括隔离辊,该隔离压辊包括芯轴和带有胀紧囊的气胀压轮,所述胀紧囊设置于所述芯轴外周,该胀紧囊通过气孔与所述所气腔连通,通过对气腔进行充气,由于胀紧囊与气腔连通,使得各个胀紧囊的内部气压一致,从而使得各个胀紧囊与极片带之间的摩擦力一致,进而保证极片带走带过程中其横向截面受到的拉力一致,避免造成极片带出现褶皱和测长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隔离压辊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隔离压辊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1.隔离压辊,11.芯轴,111.气腔,112.充气口,113.气孔,12.气胀压轮,121.胀紧囊,2.配合辊,3.过辊,4.收卷轴,5.极片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盖和蓄电池
- 下一篇:用于电池外壳的气缸式快捷回收限位折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