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034.2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栗媛;郝子健;王五平;化宏超;鹿训练;朱庆锋;明银德;袁燕山;王利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联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0/00;F23K5/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王传明 |
地址: | 45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酸性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汽柴油加氢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较多,通常原轻烃裂解气中硫化物经加氢反应后生成硫化氢,传统的含裂解气的硫化氢气体接至火炬系统燃烧,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中形成亚硫酸,该物质为酸雨的主要成分,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随着我国对环保的关注度提高,化工炼油企业逐渐减少了硫化氢的燃烧,环保部门已严格禁止硫化氢的燃烧,且裂解气的燃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的企业将硫化氢做成硫脲和硫磺,但是这类装置要求硫化氢量大,且该类装置投资大。因此对中小加氢企业传统的硫化氢燃烧法,增设硫化氢生产硫磺装置或硫脲装置,投资大,成本高。因此中、小企业急需要寻找一种投资小、成本小、见效快的硫化氢吸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本装置吸收硫化氢后的柴油裂解气体可直接进入加热炉燃烧,减少了天然气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酸性气体经进气管线进入若干吸收罐中,经出气管线进入水洗罐中,吸收罐中内吸收液为氢氧化钠,吸收罐内进气管线出口处设置气体分布器,从水洗罐中出来的酸性气体进入分离缓冲罐中,酸性气在分离缓冲罐中经丝网除沫器再次分离,分离后的酸性气经加热炉的火嘴进入加热炉中,加热炉设置有低温物料进口和高温物料出口。
具体的,所述水洗罐通过补水管线补充新水,通过污水排出管线排出污水。
具体的,所述吸收罐设置3个,分别为吸收罐A、吸收罐B、吸收罐C,其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所述经分离缓冲罐中分离出的气体进入加热炉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A和调节阀A,加热炉另外的火嘴连接进天然气管线,进天然气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B和调节阀B。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避免了硫化氢燃烧造成的环境
污染;吸收硫化氢后的柴油裂解气体进入加热炉燃烧,减少了天然气使用量,节约了再生产成本;采用分程控制,易操作;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进气管线 2出气管线 3吸收罐A 4吸收罐B 5吸收罐C 6水洗罐
7分离缓冲罐 8丝网除沫器 9吸收液 10流量计A 11流量计B
12调节阀A 13调节阀B 14加热炉 15低温物料进口 16高温物料出口
17补水管线 18污水排出管线 19火嘴 20气体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酸性气回收再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酸性气体经进气管线进入 3个吸收罐中,分别为吸收罐A、吸收罐B、吸收罐C,其顺序可以随便设置,后经出气管线进入水洗罐中,所述水洗罐通过补水管线补充新水,通过污水排出管线排出污水。吸收罐中内吸收液为氢氧化钠,吸收罐内进气管线出口处分别设置气体分布器,从水洗罐中出来的酸性气体进入分离缓冲罐中,酸性气在分离缓冲罐中经丝网除沫器再次分离,分离后的酸性气经加热炉的火嘴进入加热炉中,所述经分离缓冲罐中分离出的气体进入加热炉的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A和调节阀A,加热炉另外的火嘴连接进天然气管线,进天然气管线上设置有流量计B和调节阀B。加热炉设置有低温物料进口和高温物料出口。
加氢装置产生的富含裂解气的酸性气体主要是硫化氢气体,在吸收罐内由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多个吸收罐可以充分保证吸收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小于50ppm;自吸收罐出来的含有微量硫化氢的尾气主要成分为柴油裂解气尾气,其含有微量碱液,通过水洗罐洗掉含有的碱渣,以防止碱液聚集堵塞管道;自水洗罐出来的脱碱气体进入缓冲分离罐,用罐顶的丝网除沫器除去含有的微量水分;自缓冲分离罐的脱水气体主要为含有微量硫化氢的裂解气,满足加热炉燃料气的使用要求,通过流量计A进入加热炉火嘴A燃烧。加热炉燃烧时优先使用自缓冲分离罐来的脱水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联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联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低含尘烟气条件下的SCR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NOx废气处理装置